您当前位置: 南顺网络>> 官方资讯
  • AI时代,打开移动金融的金钥匙为何来自终端厂商

    艾媒咨询的《 2017 上半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2016 年整个移动支付规模达157. 6 万亿元,这一数据相当于 2016 年 74 万亿GDP的 2 倍规模,堪称史上奇迹。奇迹背后,也隐藏着不安。在百姓心中,移动支付与金融依旧有着诈骗盗用、信息泄露的风险,究竟如何才能让人们对移动金融像对银行业务一样放心?移动金融又如何从一二线城市精英阶层走入平常百姓家?正因如此,乌镇大会上也专门开设了互联网与金融论坛,有趣的是,在这一前沿金融趋势的论坛上,华为终端成为唯一一家受邀参与的终端厂商,这透露出了移动金融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移动终端。更准确地说,一个具备“未来能力”的移动终端。1移动金融风控将会是最大挑战,需要终端厂商技术推动表面上看当前的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成熟,但成熟的背后却让用户付出巨大的损失代价,相关盗窃案屡见不鲜,虽然此后进行了诸多技术上的修复,但是用户遭受的损失却难以弥补。此外像iPhone X刚刚推出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已经遭遇人工破解,各种安全问题在未来更是挑战。在未来的多终端时代,基于智能手机的端对端支付将会越来越普及,而此时一些不法分子则可以趁机利用多终端支付设备,来盗窃用户财产,金融资产安全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在这点上,各家终端厂商都在围绕安全问题进行布局,目前来看华为的布局最为重视和深入。 12 月 5 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和金融论坛上,华为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就提到,华为旗下的Huawei Pay支付采取了Token技术加密,不需要传递卡号、密码,也就不会泄露用户隐私,同时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960、 970 芯片,又将安全模块直接嵌入到了 50 亿颗晶体内部,独家采用inSE安全芯片,避免了外置模块设计被暴力破解或者被更换的可能。搭配安全的操作系统,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户支付安全。除此之外,目前Huawei Pay已经获得来自央行以及银联的双重认证,与国内 63 家银行以及机构达成合作。同时,华为还于近期打造和发布了手机U盾,真正实现了手机端的大额安全转账。VISA等国际金融组织认为华为的移动风控技术更为可靠,甚至考虑调整相关安全标准。在论坛上,张平安表示,未来身份证计划也内置在手机里,包括其他电子认证等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一个授信的地方进行认证。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识别也可以让金融服务更安全。这充分展示了终端厂商作为物理基础在赋能移动金融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2搭建更多用户终端交互场景,需要终端厂商技术赋能目前移动金融的形态正在全面爆发,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餐馆消费支付、刷公交卡、刷地铁卡等等,涵盖线下诸多涉及支付的领域。对于终端厂商来说,有着大量深入到用户支付场景的机会,以华为为例,其一直都是以合作开放的心态融入到移动金融的大潮中,不是所谓的颠覆,而是深度融合,帮助银行以及产业上下游需要金融服务的商家、用户、机构来完成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华为有着大量的手机、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的出货量,相比于扫码支付可以帮用户更为便捷的实现金融服务,而同时银行方面、各个物联网厂商等等也都需要华为的技术赋能,借助于华为的移动终端的能力,实现更大的用户规模覆盖。早在今年 7 月,华为联手中国电信、ofo小黄车,一起推出了ofo新一代NB-IoT智能锁,由华为提供包括芯片、网络及IoT平台在内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凭借华为的技术实力,ofo小黄车将开锁延迟从 25 秒以上降至到了 5 秒以内,同时配备华为的Huawei Pay技术,在不久后,用户就可以体验无需输入密码、无需扫码就可以一触开锁,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共享单车出行体验,对于用户、ofo、华为三方都是三赢的局面。正如张平安所说,开放共享,是未来数字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华为终端云服务围绕用户体验构筑生态,搭建了开放的全球化的移动智能生态。这样开放合作赋能的心态,也意味着华为在未来有更多的能力将技术输送给产业上下游,拉动移动金融的崛起。3为用户搭建AI场景,终端厂商更有优势早期的搜索引擎是通过技术来满足用户主动的搜索需求,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伴随人工智能的崛起,用户主动搜索的需求变少,但是根据习惯主动推送的服务需求却越来越多,于是逐渐有了今日头条这类智能信息推荐平台的崛起来满足用户需求。同样,当前的移动金融场景依然来自于用户的主动请求,而当用户通过搜索,对某个服务有所需要之后,才会进行移动支付。而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实现为用户主动提供其需要的服务,并发展出高度智能的能力。而智慧终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伴随人工智能的成熟,未来的手机将会扮演智能助理、身份助理的角色,通过用户在终端上的消费轨迹,行为数据,可以对用户进行更为精准的用户画像,识别出用户的精准需求,同时再配备多终端的崛起,未来则可以完全打通物理世界与智慧世界的隔阂。张平安表示,未来不再是简单的将某个垂直应用装在手机上使用,而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直接理解用户意图,并配合多终端的能力,为用户实现服务,在安全的基础上将金融服务更为精准的抵达到消费者。而华为在这方面的布局则更为长远、巧妙。业内都知道,华为以生态思考的方式来布局人工智能,提出 “芯-端-云”的战略,为此,华为的移动终端上有长期积累的安全能力与硬件能力;在“芯”上有全球首个手机人工智能芯片 “麒麟970”;在“云”上又有华为终端云服务与跨界伙伴合作,打通金融流程与金融场景。在这样的大思路下,伴随着华为用户大数据的积累以及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华为的生态圈优势将更加明显。移动金融的未来,关键在于“用户信任”与“用户习惯”。移动终端的加入,一方面以硬件安全的方式为移动金融安全加码,另一方面也通过场景化切入、人工智能入口让随时随地的移动支付与移动金融更加简单轻松。这也是华为为何会出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和金融论坛上的原因了。

  • 腾讯社交广告精准营销之道 助创业者解决推广难题

    11 月 30 日,“ 2017 创业邦 100 未来领袖峰会暨创业邦年会”在京开幕。腾讯社交广告网服行业总监贾媛媛作为受邀嘉宾,在峰会首日的演讲中指出创业者前期推广的三大痛点,并结合寺库、途虎养车、年糕妈妈等成功案例,向与会者展示了腾讯社交广告的破解之道。腾讯社交广告网服行业总监贾媛媛介绍腾讯社交广告的精准营销之道创业者前期推广面对三大痛点创业者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求存并获得发展空间,成功的前期推广至关重要,而这也往往是创业者面对的首要难题。贾媛媛在演讲中分析了其中最核心的三大痛点:竞争激烈、难以突围:移动互联网爆发所带来的流量和人口红利已过,用户在线使用时长已被严重占据,新生品牌面临空前挑战。预算有限、新增乏力:创业前期融资较少,无法大量购买媒体资源,曝光不足,渠道侧用户新增乏力。路径较长、回流缓慢:市场上流量质量参差不齐,作弊现象层出不穷,用户转化路径较长,投放效果难以评估。三大精准营销之道化解难题针对上述痛点,腾讯社交广告提供包括基于精准认知的用户精确触达,DMP能力驱动下提升投入效率和转化,以及实时监测产出确保收入回流等三大精准营销之道,帮助创业者高效实现营销目标。第一,根据品牌需求,精准定向,找到目标用户。目前高频使用腾讯社交产品账户的用户已覆盖网民总体的90%,腾讯产品覆盖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55%的在线时长。腾讯社交数据生态还覆盖了京东、大众点评、美团、滴滴等垂直平台。在自身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腾讯社交广告一向秉持去中心化的开放态度,通过对接广告主的第一方DMP,使社交大数据能够与广告主自有数据整合于同一生态下,实现更有效的技数赋能。基于完善且多维度的用户数据,通过腾讯Super ID对数据进行高度整合和分析,腾讯社交广告能够还原人口学、行为、兴趣、生活属性、心理状态及垂直品类等诸多维度的高精细数据标签,帮助创业者准确还原目标用户画像。第二,以结果为导向,按照曝光、点击和下载付费来提升投放效率并有效拉新。腾讯社交广告DMP能够为广告主提供包括数据管理、多维标签、画像分析和Lookalike相似人群扩展等功能的专属DMP。在此基础上,通过腾讯社交广告的数据能力,实现数据接入、人群提取与重定向、洞察分析、对接投放等步骤,提升投放的实效。在投放过程中,还可通过智能出价新模式optimized CPA(oCPA),实时预估每次流量转化价值,动态精准出价,实现广告和流量的最优匹配,最大化广告预算的投放效果。在腾讯社交广告与寺库进行的投放合作中,通过DMP与oCPA相结合进行投放,用户激活成本较之前降低50%,在激活100%增加后,激活成本依然可控。第三,全链条数据跟踪,让效果有据可依,并快速获得收入回流,即投即赚,保持资金链稳定健康。从对潜在用户的曝光,到兴趣人群进行点击,再到目标人群进行关注/下载,最后到有效转化,腾讯社交广告能够对整个投放链条进行数据追踪,实现效果转化的归因,并由此不断提升投放效果。丰富投放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创业项目形式各异,创业者的营销需求也多种多样。针对APP下载与促活,公众号加粉,收集销售线索和促销导流等不同营销需求,腾讯社交广告也有相对应的投放方案。对于APP拉新与激活,QQ空间Feeds流、微信公众号及朋友圈广告、QQ浏览器等多个资源位均支持推广APP下载链接,还可针对拉新与老客促活等两种不同人群,分别定制投放方案。对公众号,帮助其快速聚积潜在客户,逐步把握粉丝消费需求痛点,推荐内容场景下相关商品引导粉丝下单,打造一站式闭环的粉丝经济。针对线索收集和导流,腾讯社交平台的多种投放资源,以及与合作伙伴的数据对接,都可实现销售线索收集。同时通过LBS本地推广广告实现地域定向功能,实现线上促销信息向线下门店的导流。对创业者来说,如何在创业前期通过有效推广迅速获客、站稳市场,是必须攻克的难关。借助腾讯社交广告的技数能力和多样化的投放方案,相信有更多创业者能够由此建立起与潜在客户的连接,并以有限投入实现高效转化,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筑巢引凤,腾讯动漫的生态之路

    1980 年,国内开始引进日韩动漫作品,于是如今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 80 后们,童年与日韩漫画作品很难割裂开。尽管这让国产漫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才找到位置,但日韩动漫的引进的确为当时的受众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后来的二次元文化播下了种子,在数字时代催生了腾讯动漫、A站、B站这样的二次元用户聚集地。2014 年券商申银万国的一份行业报告《从非主流到AB站:80、90、 00 后亚文化属性演替与互联网投资策略》,则打破了「次元壁」,让二次元文化突破了其特定的圈层,触碰到主流的资本世界,也让动漫领域成为投资热点之一。* B站成为二次元用户的聚集地在此之前,国内的漫画内容创作者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一方面是日漫,以及随后而至的美漫的强势,而国漫仍处于较为弱小的起步期;另一方面则是国漫商业变现体系的不成熟——盗版、没有丰富的变现方式、IP后续包装开发不足等因素。而随着更多资本的重视和注入,国内漫画行业虽然有所发展,动漫内容创作者的收入水平也大幅提升,但大量出现的烧钱行为并没有彻底解决让好作品持续增值的变现模式问题。相比于网络小说,同属IP上游的漫画创作门槛更高,产出的内容量却更小,因此对于题材、故事内容、故事背后构建的世界观的要求也都更高。网络小说领域的作者可以做到日更数千字,甚至上万字,但对于漫画创作者们而言,高频次的内容产出并不容易。这样的特点也使得单纯依靠内容付费订阅阅读的方式,或者更传统的线下出版的方式,都难以将漫画创作的价值最大化。对于IP多维度的开发利用才是如今漫画行业正在走向的终局。而腾讯动漫也正在通过更多维、更生态化的方式开发IP资源,帮助大批的国漫从业者实现「脱贫致富」。*2017 腾讯动漫创作者大会以“脱贫致富”为主题在腾讯动漫构建的这个IP泛娱乐开发生态中,前端是腾讯多渠道的流量入口,以及成熟的付费阅读机制。腾讯无论是在内容分发还是社交网络都有着巨大的优势,而这种流量端的优势在本身就容易沉淀用户的漫画内容上得到了放大。随着用户的沉淀,在内容付费已不再是难事的今天,腾讯动漫在前端的变现能力也变得更强, 2017 年,腾讯动漫的付费阅读分成达到 8000 万元,同比增长166%。根据腾讯互动娱乐动漫业务部总经理邹正宇的披露,腾讯动漫的月活用户达到1. 2 亿,而在娱乐行业咨询机构艺恩的报告中,中国泛二次元用户的总数则是 3 亿人。* 腾讯互动娱乐动漫业务部总经理邹正宇发言在邹正宇看来,「腾讯动漫会成为腾讯体系内动漫内容的提供者。腾讯内部有许多强大的平台如手Q,QQ浏览器等。他们都需要动漫内容,而腾讯动漫可以提供这样的内容」。无论是社交还是浏览器,都离不开内容的支撑。在后端,则是腾讯围绕包括但不限于动漫IP的运营生态-腾讯称之为泛娱乐矩阵。在这个体系里,如今腾讯游戏早已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而刚刚在港交所上市的阅文则拥有 1000 万部以上的网络文学作品储备。除此之外,腾讯影业等内容制作和发行平台都成为了这一IP泛娱乐生态中重要的支撑。他们甚至提出,泛娱乐在动漫的文化使命,就是振兴国漫,让国漫文化以契合时代的创意形态,走进生活,激活中国文化。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由腾讯动漫平台连载的漫画作品《一人之下》改编的动画作品, 10 月 27 日第二季上线当天播放量便超过了 1 亿,不过这只是腾讯动漫推出的 27 部动画作品中的一部;而在不久之前,在腾讯动漫平台上颇受欢迎的国漫《狐妖小红娘》也宣布将改编为手游,并于 2018 年 3 月开启首测。动画、影视、游戏,IP的价值从漫画本身被逐渐放大,并转化为商业价值更高的内容。* 腾讯动漫团队与 300 余位漫画家合影背靠这样的生态支持,腾讯动漫也让漫画的创作者更有机会享受到作品IP增值带来的收益,从而刺激其创作动力。对于内容行业而言,内容创作者以及内容本身始终都是核心,而漫画的核心则在于IP的创作和培养。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创作者需要为其构架完整的世界观,丰满的人设,以及能够吸引用户的故事情节,最终与用户之间产生「共情」,建立粉丝关系,进而引发付费行为,以及为这一IP衍生品产生的消费行为。这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因此也更需要一个大平台能够提供足够精准的流量匹配,为漫画IP找到相对应的受众,同时有足够多的资源支撑一个优质IP完成从 0 到 1 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对于漫画而言,同样也适用网络文学、动画等IP,随着IP开发生态的逐步构建,IP的价值正在进一步释放,处于IP产业链上游领域的价值也被放大和重视。不久之前赴港上市的阅文集团便创下了港股的多项纪录,足以看出资本市场对这一商业模式的追捧。资本是贪婪的,但同样也是聪明的,市场最终会选择并留下最对的那一种商业模式。而在正确的商业模式之下,内容创作者本身的价值也被进一步放大,从而刺激产生更多的优质内容,以及更多新的创作者加入,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造血生态。于是 2017 年的腾讯动漫创作者大会也成为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国漫创作者的聚会,腾讯动漫基于生态而产生的价值逐渐显现,「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的朴素逻辑也得以展现。但对于用户基数巨大的国内动漫市场而言,一切才刚刚迈出第一步,挑战与机会并存。就如同动漫作品《千与千寻》中的那句台词,「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 2年全网粉丝500万,日涨粉过千,垂直视频号要这么玩才赚钱!

    随着梨视频、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短视频已经变成当下最流行的玩法,吸引了大批的创作者投身其中,衍生了成千上万的短视频创作团队和项目。西瓜君这次采访的公众号「黑马公社」就是其中之一。「黑马公社」从 15 年 11 月 22 日开始运营,现在全网已经积累了 500 万的粉丝。在短视频风口越演越烈的时候,他是如何玩转小众又垂直的IT视频号的呢?这其中又有哪些运营技巧可供我们学习呢?长期扎根于视频制作现在大多数公众号以图文创作为主,但比起相对平淡的图文,视频可以让用户的感知更加形象和生动,呈现的形式也更多元化。对于专注于IT教程的黑马公社,他们做视频的想法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的。运营者卢阳告诉西瓜君,早在 04 年他还在念初中的时候,他就对黑客技术很感兴趣,开始QQ里上传自制的黑科技教程,六年内出过上百个视频,这也为他收获了第一批粉丝用户。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开始尝试运营公众号。抓住平台生长红利期尽管有长期制作内容的经验,但在真正开始运营公众号的过程中,他们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有一批从QQ空间导入种子用户的基础上,运营 3 个月后才收获1.7W的粉丝,这让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渠道分发。正好那时今日头条扶持自媒体,于是他们借助头条的推荐机制顺利地实现引流增粉,尝到了多平台分发的甜头。现在他们的内容已经入驻了 18 家自媒体平台,全网覆盖近 500 万的人群。IT视频号也能蹭热点在资讯不断交替的时代,借助热点往往能带来更多的品牌曝光,所以给运营者来说,掌握追热点的正确姿势异常重要。这对黑马公社来说也是一样的,但他们对热点的选择是有严格的把控的。他们会根据自身科技号,男性群体居多的特点,将热点集中在科幻大片和游戏这方面。比如他们在介绍禁用App的时候,会借助今年很火热的王者荣耀,通过在视频中演示禁用王者荣耀来介绍APP的功能。对于视频号来说,很多平台对热点会有更多的流量推荐和曝光,尤其是在今日头条这样信息流推荐机制下,热点结合的内容往往会带来较高的收益。借助用户资源,丰富素材库持续高强度内容产出往往会给运营者很大的压力,如何在日更的基础上保证高质量的内容,这对很多运营者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黑马公社」的视频是一直是日更的形式,节假日也基本不休息,比起单靠团队内部解决选题,他们选择借助用户资源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素材库。用户可以通过公众号的菜单栏直接投稿,他们会在文章内会展示投稿人昵称,勾起用户的投稿欲望,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个长期投稿的粉丝群,不断优化投稿的流程。到现在,他们的选题有80%是来自于粉丝投稿。用户投稿不仅解决内容选题,也能从侧面了解用户的需求。通过展示投稿人昵称让用户主动传播,紧密用户和公众号的关系,加强用户黏性。视频号如何实现内容变现变现是大多数公众号运营的最终目的,而视频号的变现与图文公众号不同,内容创作者在视频内容里加入广告内容往往很难被用户接受,这也很容易丢失本身的调性。在尝试商业化的时候,黑马公社也有过这样的担心。一方面是担心方向正确性,另一方面担心粉丝不接受。最后他们决定用付费课程的角度,保持内容一致性的基础上变现。第一次推出就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粉丝认可度很高,让他们在运营 7 个月后就达到了盈利平衡。仅靠流量变现远远不及内容变现收益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尝试内容付费,无论是咪蒙刚上线的付费音频,还是罗胖的得到专栏,他们都在用内容经济的模式变现。而内容付费的核心是运营者所输出的干货是用户所需,能为用户带来价值的,只有这样用户才愿意为其买单。最后西瓜君想说,无论是内容创作,还是视频制作都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群体喜好判断,有定位、有方向地制作,毕竟只有扎根于内容,才会赢得用户的喜爱。

  • 国漫崛起,百万收入漫画家诞生

    “这个时代过去了吗?没有!不过我们的笔尖,终能为你们写下结局,而完成时代的使命。”70 年前,漫画家张光宇在《这是一个漫画时代》中放出豪言。时间来到 2017 年,结合国产漫画的发展史,张光宇这句话让多少人唏嘘不已。从辉煌,到跌倒,再到如今的重新壮大,国产漫画终于复苏。对于国产漫画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社会经济与互联网的发展,让国产漫画有了新的生长土壤。随着腾讯动漫、有妖气、快看漫画等平台的崛起,国漫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漫画用户规模将在今年实现近亿人的规模,且未来还将保持增长趋势。对爱好动漫的人来说,国漫的未来越来越值得期待了。1国漫的漫长崛起之路说起日漫,很多人会想起宫崎骏。但是极少有人知道,在宫崎骏心里,世界上最好的动画曾经在中国。 1958 年冬天,生活窘迫的宫崎骏去电影院看了日本首部彩色动画长片《白蛇传》,就像在凛冬中握住一把火:“与剧中人物的执着比起来,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国漫曾有过的辉煌,如今鲜少被提起。尤其是二十世纪中期后,时代的动荡让国漫归于沉寂,即便中途出现过《大闹天空》、《铁扇公主》、《没头脑和不高兴》等经典作品,也无法扭转国漫走向衰落的命运。1986 年,国家开始引进日韩漫,国漫行业遭受到更大的冲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谈起国产漫画,能想象到的词都是“低幼”、“抄袭”与“无聊”。被贴上诸多贬义标签后,国产漫画更难以被人接受。这种境遇一直持续到文化市场开放后,才有所改善,而国漫也开始踏上漫长的追赶之路。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纸媒的没落,漫画的载体也顺应这个趋势,从纸上转移到电子设备上。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大大地降低了漫画的阅读成本,而漫画直观的呈现方式也符合了现代人逐渐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种种有利因素,让国漫焕发了生机。随着读者群体的扩大,一些漫画平台开始崭露头角。 2006 年成立的有妖气原本只是个动漫交流平台,在盛大文学的资助下,开始转型为原创漫画平台,并且诞生了《镇魂街》、《十万个冷笑话》等超级IP。随后,背靠着企鹅帝国的腾讯动漫原创平台成立,凭借着东家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资源,很快占据了市场的一席之地。与上述两家发源于PC端不同, 2014 年成立的快看漫画直接扎根于移动端,借助条漫兴起的东风,快看漫画上线 24 小时就突破了 30 万下载。如今,快看漫画的总用户数已经达到1. 3 亿,这意味着每 10 个人里面,就有 1 个人在看漫画。《十万个冷笑话》国漫平台的活跃引起了资本的注意。 2015 年,奥飞动漫以 9 亿人民币收购了有妖气,帮助有妖气进行动画影视的改编;快看漫画继今年 1 月完成2. 5 亿C轮融资后, 12 月又获得1. 77 亿美元融资。而另一边,腾讯、网易、新浪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在漫画内容领域发力,国漫市场一片兴盛繁荣。《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5)》显示,中国动漫产值规模有望在 2020 年突破 2000 亿元,真正跻身世界动漫强国行列。而根据易观数据显示, 2017 年第 2 季度中国移动动漫市场整体活跃人数达到8946. 66 万。其中,快看漫画以用户渗透率46.56%稳坐动漫类APP榜首,腾讯动漫和漫画岛则分别以21.56%和10.14%的渗透率跟随其后。命运多舛的国漫在经历过这么多年的风雨后,终于在互联网时代回归,并一步步在互联网阵地站稳了脚跟。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正视国漫,国漫也终于从一个小众爱好,逐渐成为文化市场的小巨头。在这个过程中,国漫一代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国漫一代已长成在过去,很多人会把看漫画的人与“死宅”、“幼稚”划等号。事实上,随着泛娱乐的实施,动漫产业和影视、游戏、文学产业的联动越来越密切,而 95 后、 00 后的长成,更让漫画爱好者的身份从低龄化朝着全龄化发展。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互联网动漫用户比例最高的是 24 岁以下用户,占到48.58%;而24- 30 岁年龄段的用户也占到了21.44%。同时,在互联网动漫用户中,中高消费人群占比超过40%。这表明, 95 后、 00 后已经成为动漫市场的消费主力军。从消费观念来看,与他们的前辈不同,这代人在出生时,就享受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高质量教育,同时作为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他们拥有比上一代人更高的文化自信和对事物更独立的判断能力。他们不盲目追捧海外的文化,会用更加客观的目光看待国内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满足也让他们更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愉悦。快速发展的社会让他们厌倦冗长的文字表达,直观简单的图文更适合时间逐渐碎片化的年轻一代。涅槃重生的国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被年轻一代接受。当前的国漫与过去以日本二次元文化为核心的日漫不同,日漫大多讲述虚拟、架空的故事,而国漫则更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在国漫APP巨头快看漫画上面,许多故事都是出自对现实的思考。以它的头部作品《整容游戏》为例,这部作品结合现代社会女性追求美的现象,讲述一个时尚杂志的女员工使用整容 app 时,发生的一系列考验人性的故事。这部漫画最终收获了112. 67 亿的热度,而在快看漫画,评论和点赞的记录保持数分别是惊人的 8 万条和 208 万。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能在漫画与现实中找到共通点,并与有共识的人进行互动,是当前国产漫画带给他们的重要意义。快看漫画头部作品《整容游戏》这种群体认同感和强烈的交互欲望,有力地推动了国漫市场的繁荣。而漫画产业背后的巨大想象空间,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漫画的产业链条中找到了归属感。一个漫画IP形成后,随之衍生的周边产品往往会成为粉丝的精神寄托。艺恩 2016 年的数据显示,94%的动漫用户在ACG上有付费行为。在这种良性循环下,动漫平台和平台作者可以获得更好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漫画产业衍生的游戏、影视,也符合了年轻一代的精神消费需求。《十万个冷笑话》就是由漫画到动画,从而推出了自己的周边。目前,十万个冷笑话推出的第二部大电影,票房已经超过1. 33 亿。快看漫画的多部爆款今年也进入影视开发阶段,其中,《快把我哥带走》等真人剧已杀青。而作为付费动画时,这部作品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1220. 5 万,电影版权也出售给了万达影业。可见,获得这一代年轻人认可后,漫画IP的产业延伸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国漫一代的长成,让国漫市场迸发了强大的生命力。而资本的涌入和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则让国漫市场的持续发展有了基本的商业保障。390 后百万年收入漫画家诞生与国漫的辛酸史一样,漫画家的生活也十分不容易,刚毕业的漫画家更是穷得可怜。随着日美漫的冲击,许多国漫作者为了过得好一点,只能转行。坚守画漫画的,就靠着一格漫画20、 30 元的低生活水平维持生存。漫画家的生存窘境让国漫市场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一方面,物质方面得不到满足的漫画作者,很难坚持不懈地去创作好的作品;另一方面,创作者越来越少的国漫市场,也很难吸引到用户。随着国漫读者群体的养成,为内容付费成为读者的共识。而互联网的发展,也让漫画创作者找到了机会。在漫画载体依赖纸张的时代,由于市场上的漫画杂志数量少,受众也相对小众,杂志订阅数不过百万级别。而在互联网时代,市场容量逐渐扩大,就快看漫画一个平台,读者就已经过亿。快看漫画创始人兼CEO陈安妮对于创作者来说,读者群扩大就意味着消费的内容容量扩大。在杂志时代,漫画的市场容量一年不过 100 多部,许多心系画画的作者的作品很难被看到。进入到互联网平台阶段后,平台巨大的消化能力,和便捷的投稿渠道,让更多漫画爱好者能够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开放性的漫画平台,降低了新人入行的门槛,只要有绘画基础,有好的故事,就可以创作投稿,从而走上职业漫画家之路。而在与读者互动方面,互联网大数据的反馈机制,也比杂志时代邮寄“读者反馈信”迅速得多,数据的价值解读和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创作者能及时看到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对作品的呈现方式进行优化,从而更易催生爆款。在这样充满机会的背景下,漫画家的境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快看漫画的签约作者栗子liz曾经对漫画家这个职业望而生畏,就是因为在她印象中,画漫画是一份和清贫划等号的工作。但是在快看漫画上开始连载作品后,她目前每个月光是稿费就已经有2— 3 万,加上版权开发,版税以及衍生品销售分成,生活可以过得十分体面了。栗子liz事实上,漫画家从一份“收入不够,用爱来凑”的职业,到现在渐渐步入正轨,与十年间大量漫画平台的共同探索是分不开的。如今,各大漫画平台正在纷纷为进一步提升行业效率做改进,以推动作者和平台共同的良性发展。以快看漫画为例,作为国内第一漫画平台,在漫画家孵化方面,就推出了 “制作人+经纪人”的服务模式。在平台内,制作人会结合市场和运营,帮助作者梳理每一话的看点和矛盾、悬念,针对脚本和分镜提供意见、进行修改,定期分析数据,总结剧情得失。而经纪人则针对作品,为作者制定全生命周期的商业开发计划,包括出版、影视、游戏等各个环节。在这样的模式下,漫画创作者得以生产出更受读者欢迎的作品,而漫画家本人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放在创作上面,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掘。目前,快看漫画已经涌现出一批年收入过百万的 90 后漫画家。漫画创作者签约快看漫画后,除了每月能够拿到应得的稿费之外,如果作品够好,平台还会帮作者操作IP的后期孵化。 2017 年,快看漫画的爆款《快把我哥带走》已经进入影视制作阶段,它的作者收获了百万级别的版权费。而《蔷薇X》、《关于我最喜欢的他》等漫画的出版发行,也给漫画创作者带来巨大收益。在快看商城上,许多单行本和周边衍生品被粉丝抢购,漫画作者的收入也不再局限于稿费和版税。电影《一代宗师》里面有一句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凭一口气,点一盏灯。”对于历经坎坷的国漫,和那些曾经贫困潦倒还坚持画画的漫画家来说,这句话可以说很意味深长了。 

  • 运营主导一个网站项目的全过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仅于运营的同学,无论哪个岗位,在与boss之间进行沟通的时候可能都是最扎心的了。作为boss,在传达意图及工作任务时,往往都是隐晦、婉转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与boss之间就只能要停留在似懂非懂的层面上沟通,否则基本上每一项工作都会无疾而终。Boss是一方面,而如果主导一个项目的话,明确产品、运营、技术等各自位置并与小伙伴处理好关系及一个项目以怎样的逻辑开展很重要。而恰巧我前段时期经历了一个项目从兴奋接手到挫败到反思到重新梳理流程到最终完成的一个全过程。这里总结整理了自己的一些经验思考,希望带给运营小伙伴一些值得借鉴的帮助。项目背景:公司开通了半年的百度竞价推广,但从一段时间数据上发现整体咨询转化率较低,分析原因,与企业官网的布局、内容呈现等有直接关系,所以boss决定重新改版官网。人员配置:运营经理(我)负责整体项目计划实施,然后一个产品经理,一个前端、一个后端、一个美工,共五位小伙伴来共同参与该项目。Boss要求:原网站感觉很low,要高大上,要符合企业调性,要对转化率负责。以上是前情提要,接下来就请与我一起,围观我在这个项目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挖坑过程吧!第一阶段首先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是兴奋的,这说明什么,说明boss器重我呀,哈哈哈。所以一点犹豫没有就接了这个活。然后就是花了三天时间,找竞品、看设计、挖掘潜在用户诉求等等,最终拿出了两个参考网站布局设计,一份设计文档出来。以下是我设计的一个项目流程:看似很流畅的一个项目流程,但在具体执行阶段却遇到了各种问题。我对于技术可以说一点不了解,所以在执行上,关于图文内容是采用由前端写死还是后台上传的方式、两者有什么具体区别,并不明确,而在执行到这一阶段后,无疑作为项目负责人,对于我的决策产生了影响。另外在项目的方案里,我针对的是某个单一页面的思考,缺乏整体性,且将产品经理放在执行端按照我的方案思路设计原型,忽略了产品经理的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后续在与boss沟通进展的时候,阶段性的设计效果单拿出来看着实不错,但网站整体效果出来后却不伦不类。运营主导产品经理的思维,以前看上去很酷,但现在想想似乎是在挖坑。这就很尴尬了,明显boss对于这样的结果是不满意的。也因此在整体测试效果出来后,无论在这个很乱的网站界面基础上做怎样的修改,都发现越来越乱。事已至此,我确实也变得一团乱,boss提到的三点要求一项没有实现,也让boss对我失去了耐心,网站修改的任务也不得不停滞下来。第二阶段项目停滞后,我大概花了三天时间去梳理在整个项目最初方案阶段到执行阶段的全过程,整理出了如下问题点:缺乏对项目整体性的把控,视野局限在项目的一个一个的单一的点上;在与产品经理和美工沟通时,缺乏明确的任务说明,造成二者在执行上一直处在一脸懵逼的状态;没有事先针对技术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比如技术实现相关功能所需时间、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对于效果的影响;对参考网站认识不足,是借鉴其设计风格,还是借鉴其布局风格,以及参考网站的风格是否符合我们的企业定位和服务内容;在方案中没有考虑项目进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并做出应急预案。基于以上的复盘思考,以及自己对于这个项目的不甘心,我决定重新梳理项目流程、明确分工,以及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在项目中所处的位置。

  • 运营主导一个网站项目的全过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仅于运营的同学,无论哪个岗位,在与boss之间进行沟通的时候可能都是最扎心的了。作为boss,在传达意图及工作任务时,往往都是隐晦、婉转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与boss之间就只能要停留在似懂非懂的层面上沟通,否则基本上每一项工作都会无疾而终。Boss是一方面,而如果主导一个项目的话,明确产品、运营、技术等各自位置并与小伙伴处理好关系及一个项目以怎样的逻辑开展很重要。而恰巧我前段时期经历了一个项目从兴奋接手到挫败到反思到重新梳理流程到最终完成的一个全过程。这里总结整理了自己的一些经验思考,希望带给运营小伙伴一些值得借鉴的帮助。项目背景:公司开通了半年的百度竞价推广,但从一段时间数据上发现整体咨询转化率较低,分析原因,与企业官网的布局、内容呈现等有直接关系,所以boss决定重新改版官网。人员配置:运营经理(我)负责整体项目计划实施,然后一个产品经理,一个前端、一个后端、一个美工,共五位小伙伴来共同参与该项目。Boss要求:原网站感觉很low,要高大上,要符合企业调性,要对转化率负责。以上是前情提要,接下来就请与我一起,围观我在这个项目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挖坑过程吧!第一阶段首先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是兴奋的,这说明什么,说明boss器重我呀,哈哈哈。所以一点犹豫没有就接了这个活。然后就是花了三天时间,找竞品、看设计、挖掘潜在用户诉求等等,最终拿出了两个参考网站布局设计,一份设计文档出来。以下是我设计的一个项目流程:看似很流畅的一个项目流程,但在具体执行阶段却遇到了各种问题。我对于技术可以说一点不了解,所以在执行上,关于图文内容是采用由前端写死还是后台上传的方式、两者有什么具体区别,并不明确,而在执行到这一阶段后,无疑作为项目负责人,对于我的决策产生了影响。另外在项目的方案里,我针对的是某个单一页面的思考,缺乏整体性,且将产品经理放在执行端按照我的方案思路设计原型,忽略了产品经理的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后续在与boss沟通进展的时候,阶段性的设计效果单拿出来看着实不错,但网站整体效果出来后却不伦不类。运营主导产品经理的思维,以前看上去很酷,但现在想想似乎是在挖坑。这就很尴尬了,明显boss对于这样的结果是不满意的。也因此在整体测试效果出来后,无论在这个很乱的网站界面基础上做怎样的修改,都发现越来越乱。事已至此,我确实也变得一团乱,boss提到的三点要求一项没有实现,也让boss对我失去了耐心,网站修改的任务也不得不停滞下来。第二阶段项目停滞后,我大概花了三天时间去梳理在整个项目最初方案阶段到执行阶段的全过程,整理出了如下问题点:缺乏对项目整体性的把控,视野局限在项目的一个一个的单一的点上;在与产品经理和美工沟通时,缺乏明确的任务说明,造成二者在执行上一直处在一脸懵逼的状态;没有事先针对技术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比如技术实现相关功能所需时间、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对于效果的影响;对参考网站认识不足,是借鉴其设计风格,还是借鉴其布局风格,以及参考网站的风格是否符合我们的企业定位和服务内容;在方案中没有考虑项目进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并做出应急预案。基于以上的复盘思考,以及自己对于这个项目的不甘心,我决定重新梳理项目流程、明确分工,以及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在项目中所处的位置。

  • 猪八戒网联合竹子建站首推在线SaaS云建站模式

    近日,猪八戒网联合SaaS建站服务商“竹子建站”在其平台推出“一站式建站5折普及促销活动”,也是猪八戒网首次与云端建站厂商合作,竹子建站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SaaS建站服务提供商,主打“可视化、可拖拽、可定制”的特色,俘获了众多大型企业用户,其中包括北汽集团、58众创、中持股份、嘉华珠宝、百果园、思创理德、伯恩资本、川商基金等上市公司和知名品牌,以及上万中小企业用户;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基于云端的建站平台成了企业建站的首选,相比较传统建站,SaaS模式建站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易维护”的优势,可以称之为“建站终结者”,一次建设,直接兼容各种屏幕尺寸(手机、PC、平板、微信、电视等),不懂技术也能终身维护、随时改版,猪八戒网作为中国领先的企业服务众包平台,聚集了大量的企业用户,建站类目是猪八戒网交易额排名前列的类目,引入SaaS云建站模式,能更好的提升客户满意度,持续性的服务好企业用户; 此次合作,预示着国内SaaS云建站市场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在海外,超过90%的网站基于SaaS云端模式搭建,SaaS建站模式孕育出多家市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建站公司,其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wix市值高达30亿美元,Wordpress早在08年就推出了其在线SaaS建站平台wp.com,并于2014年成功融资1.6亿美元,估值11.6亿美元,国内SaaS云建站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传统的建站公司正面临巨大挑战; 小知识: 传统建站的模式是将制作好的网站源码放置到建站公司的服务器上(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免费开源的CMS系统搭建),代码质量以及技术实力因不同的公司而异,互联网技术升级日新月异,单独存放的源码不能与时俱进的升级迭代,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现象:被挂马、被黑、兼容性差、非专业技术不能修改、无法在原有基础上轻松改版; 竹子建站的SaaS云建站模式指的是统一云端的技术更新、维护,服务器采用阿里云、腾讯云、亚马逊云等云服务器,进行分布式存储,可以与时俱进的升级各种网页特效、技术功能、兼容性等,可视化的网站编辑器让不懂技术的用户也可以实时修改网站布局、改版网站等,类似于iPhone的iOS系统,只要链接网络,就能升级最新的手机系统,不会淘汰和过时; 

  • 被误解的“明日头条”和它的明天

    最近,新浪新闻客户端推出了一个新功能:“明日头条”,并且请来了易烊千玺、李小璐和谢霆锋等众明星拍短视频为其打call。不过,尴尬的是,明日头条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今日头条。将“今日头条”和“明日头条”对比的思维预设很容易遮蔽掉一些问题。首先,这一预设本身的逻辑起点就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明日头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新闻APP,而是内嵌在新浪新闻客户端的一个新功能。一个客户端和一个新功能没有什么可比性,充其量只是个噱头。其次,抛开孰优孰劣的二元模式,要看到,明日头条的核心和创新点在于其将时间维度纳入基于个性化推荐的新闻资讯分发模式。因此,相比于吐槽以及衍生出各种头条,评估这一动作对新浪新闻客户端甚至整个新闻资讯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要更有意义。被误解的明日头条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明日头条,是内嵌在新浪新闻客户端中的一项新功能。目前,明日头条被置于新浪新闻客户端的“头条”信息流的首屏显要位置,并且以业内首创的“3D carousel”悬浮卡样式出现,3D动效的悬浮卡随着用户对屏幕的滑动呈现出动画效果。相比于传统的信息流,视觉感受被提升的同时,也不会耗费额外的流量,可以算是一个小惊喜。另外一大误解来自于明日头条的内容。明日头条在宣传期间打出了“用户可以提前 24 小时知道明星动态,快人一步了解爱豆的全动态”的口号,这似乎让人觉得明日头条是追星党人手必备的明星日程预告。但是多看几条就会发现,新闻的内容不仅有明星娱乐,还有体育赛事、时政新闻、财经科技等等,比如《默克尔尽快打破组阁僵局 29 日将准备与社民党谈判》、《Windows10 测试版将迎新功能:Timeline和窗口管理》……还有很大一部分误解产生于对“明日”的理解。有人认为“明日头条”就是发布明天的新闻,但“明日”并不是狭义的明天,而可能是未来的任何一天。有些政府部门的相关条例,甚至没有发布的时间。那既然明日头条是提前发布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这就很容易让人得出结论:明日头条不过就是一个每篇不超过 1000 字的新闻“预告”的集合平台。但是实际上,当你点进明日头条的卡片,最下方会浮现出“今日更新”的入口,你曾经在明日头条中阅读的新闻的最新动态都可以在这里查看,即使没有相关信息更新,其也会显示在“今日更新”的信息流中。例如, 11 月 29 日,你查看了“明日头条”中的一则新闻“哈里王子婚礼将于明年 5 月举行”, 11 月 30 日,其就会出现在“今日更新”中,即使并没有婚礼信息,但是与此内容相关的最新消息均会在此呈现。因此,与其说“明日头条”是新闻的预测和预告,倒不如说是今日更新与明日头条协同产生持续性的跟进新闻阅读服务。因此,澄清了上述的几个误解之后,可以给明日头条重新下个定义:明日头条是内嵌于新浪新闻客户端的一项新功能,与相应的“今日更新”一起,为用户提供持续性跟进的多元新闻阅读服务。将时间维度纳入信息分发模式不难看出,明日头条实际上和今日头条没关系,既然不是作为今日头条的对手出现,那么明日头条的推出究竟意欲何为呢?既然明日头条是作为新功能内嵌在新浪新闻客户端中,那么我们就得从新浪新闻客户端说起。新浪把新浪新闻客户端定位为“新浪智能媒体平台”,这个平台的任务和逻辑很简单:把好的内容通过智能的算法推送给适合的人。这个逻辑包含了两个重点:内容和分发。目前,在内容方面,新浪新闻客户端已经与 2000 多家媒体机构、 30000 多家头部自媒体保持紧密合作,同时每天还有 40 多万条微博精选视频,内容布局全面覆盖各垂直领域。明日头条的出现显然意不在内容,那么就来看分发。目前,移动资讯信息分发主要有三种模式:媒体型、关系型和算法型。其中媒体型主要由专业的人工编辑运作信息,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腾讯新闻、新浪新闻客户端以及三大门户网站旗下的新闻APP都可以被划分为媒体型;而关系型的分发模式中,资讯信息通过关系链传播,用户主动订阅从而获得信息,例如微博和微信;算法型,顾名思义,按照算法推荐不间断的推送信息,以延长用户的停留时间,算法型分发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但是上述三种分发模式并不截然而分,实际上, 2015 年以来,各大头部媒体就开始大动作增加技术算法投入:凤凰增资控股“一点资讯”;腾讯上线天天快报,用户使用微信或QQ登录后即刻识别用户阅读兴趣和习惯; ……而关系型资讯信息企业也逐渐转向算法分发: 2015 年底,微博上线“头条文章”,给予全站最高信息流权重进行信息分发; 2016 年微信上线“朋友圈热文”,利用腾讯丰富的数据资源进行精准内容推荐……可以说,在目前的移动资讯信息分发领域中,技术算法已经超过了人工推送,成为主要资讯信息的分发方式。与此同时,个性化推荐也正在成为所有新闻、资讯类客户端的“标配”。而明日头条的出现,正是对传统算法个性化推荐模式的创新。这一创新的点在于,将时间维度纳入原有的分发流程:首先,新浪智能媒体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内容,这些内容一定是要具备可延伸阅读特点的,如体育赛事、娱乐资讯、国际国内时政热点、财经新闻;其次,明日头条再根据时间延续的前后关系把它们串联起来,以时间为标尺做个性化分发,提前在“悬浮卡”上展示给用户。最后,用户长时间持续关注某一话题反过来又可以作为个性化推荐的依据。明日头条之后的新浪新闻客户端其实,新浪新闻客户端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开始尝试在信息分发模式上进行创新。今年 9 月,新浪新闻客户端上线全新AI功能“即时推”,这是国内首款基于用户“即时兴趣”进行内容推荐的综合资讯客户端。当用户在阅读一条内容返回首页时,人工智能系统会根据刚刚阅读的内容以及用户兴趣相关性,再推荐一条相关兴趣内容,并以动态插入的形式呈现在之前所阅读的内容下方。如用户对某一内容“兴趣十足”,系统将持续推荐,直至用户兴趣结束跳过推荐内容继续阅读。明日头条可以说是“即时推”的延续,同样是把“时间”元素纳入信息分发流程,明日头条这次把时间元素做到极致,直接发布未来的“新闻”,并和“今日更新”功能一起,对可延伸阅读的资讯进行聚合。对比新浪新闻客户端的在信息分发模式上的两大创新,可以发现,两者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一是解决用户在散乱的信息流中被所谓的“个性化推荐”打扰,无法及时系统性获取有期待资讯的痛点。二是延长用户在平台上的停留时间。不同的是,“即时推”满足的是用户即时的阅读需要,用户此刻关注某一话题,那就在此刻为你推送这一话题的新闻,直到用户兴趣结束为止。而明日头条想要做到的,不止是此刻的阅读,而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期待性阅读的窗口,从而从用户的期待中获得更加持续的关注,而持续的关注意味着用户粘性的增强。除此以外,明日头条采取的预告+跟进模式在新闻报道领域并不常见,但是却跟娱乐内容天然契合。背靠微博的新浪本身就坐拥大把娱乐圈资源,可以想象,娱乐圈的流量富矿,如果再套上同“周一见”一样颇具威力的延时装置,新浪收割一波明天的流量应该不会太难。目前新浪新闻客户端只为明日头条释放了部分精选内容,后续会根据用户反馈,逐渐放量。随着用户的增长,明日头条的内容的数量和范围上将会有突破,相关性、时效性和延续性也会逐渐提高。在综合资讯客户端市场群雄割据的今天,各大平台还未形成内容差异性、用户跟着热点走,流量上也很难拉开稳定的差距。当各家都在花大力气进行算法迭代的时候。新浪新闻客户端这一个小小创新所带来的影响,也许会像是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值得期待。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新浪新闻客户端错失了第一波移动互联网红利,虽然现在有时候能挤进新闻类App别前三,但大多数时候还都是在冲击第三名。现阶段看,“明日头条”只是一个尝试性栏目,它是用户对于资讯需求的重新解构,但很难对移动内容分发格局带来多少变化。

  • 捕鱼游戏有多脏?后台控制输赢,一个月轻松赚10万

    愿者  上钩  不知道差友们记不记得,差评君两三个月前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探访那些号称 “澳门性感荷官 ” 赌博网站。  因为那些澳门性感荷官实在是不太有吸引力,差评君在那个赌博网站里玩起了捕鱼。。。  结果一不小心,单车变宝马,100 块钱进去,玩到后面变成了 3000 多块。。。  不过钱提不出来,因为赌博网站需要我的个人信息,这个险不能冒  这个游戏要消耗金币来发射子弹打鱼,把鱼打死了就能得到一定金币(鱼种类不同,金币不同),还可以选择不同倍率的场次。(例如你去需要更多金币才能发子弹的地方,打死鱼以后获得的金币也会变多)  其实这种捕鱼游戏的手游挺多的,你可以充钱换金币(或者积分)来打鱼。  下图网上找的,999 万+金币看来这老兄充了不少。。。  有的游戏厅里还有专门玩这个的机器,花钱让游戏厅给你充分打。  这类游戏的积分和金币很多时候能兑现,其实就是赌博。。。  大部分游戏厅可以直接找游戏厅兑现,手游因为直接暴露在网上,你要是明目张胆给换那就算博彩,警察叔叔分分钟找上门。  所以他们用不那么明目张胆的方法。  捕鱼达人兑换  有些人专门做把游戏币折现的生意,叫 “ 银子商 ”,一般和游戏公司没什么明面上的瓜葛,所以能规避法律风险。当然两边肯定是串通好的,要不然谁稀罕那些个破游戏币,连拉屎没纸了都凑合不了。。。  他和这位哥们儿聊了几句,联系到了一个专门卖捕鱼平台的。  啥叫卖平台的呢?就是他们包开发,提供工具,你当个赌坊庄家自己去做生意。  为了多套点话,振宇兄马上表示想买,不差钱~  他们提供两种购买方式,花一万块买断或者一千块月租,每个月还要额外花一千块作服务器费用。  对方说,不管上分下分,还是输赢操控,都能通过后台控制!  听说能操纵输赢,差评君来了兴趣,赶紧让振宇兄进一步交涉一下。  对方说,控制输赢很简单,只需要输入对方游戏里的 ID 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他们从一开始的设计里就考虑到了让庄家暗中操作  他们会给买家提供尊贵定制服务,改改界面和名字,换个皮来避免和市场上已有的软件重复。  他们做了 14 款游戏,市面上已经有 200 多个代理差评君随随便便就找到了两屏这种游戏,感觉都挺像的。。。  不过他们只管提供技术,推广要买家自己去做。  玩家有输有赢,但平台最终肯定是赚,做得一般的一个月也能赚个十万。  振宇后来还找了几十家卖平台的,价格一万块到十万块不等,不过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控制输赢的黑平台。  这类平台的一般套路是先让玩家赢一点,等上钩了再让玩家输钱。  “ 吃多少吐多少 ”  根据对方提供的信息,振宇兄那边进行了信息反查,确定是一个浙江的软件开发公司,卖平台是他们其中的一块业务。  不得不说程序员真会赚钱。。。  为了能更深入调查,振宇团队里的黑客老师傅使用了《计算机基础知识》。  老师傅分析了其中一款游戏的后台,结果差点翻了车。。。  对面的安全意识贼好,不光有网络安全工具来防御常见攻击手段,而且输错管理员密码以后就会封 IP , 反手一个 404 糊你脸上。  老师傅这忍不住吐槽了,说这帮人平台不大,安全意识在国内遥遥领先啊。。。  不过老师傅功力深厚,最终还是黑进了后台,会员管理,游戏记录,推广员信息都在里面。  玩家的消费记录也一清二楚,干啥子都逃不过后台。最可怕的是捕鱼成功概率和抽水比率都能设置,输赢全看庄家给不给机会。  当然,有的玩家还是能从游戏里赚钱的,不然玩家也不是傻子跑来乱送钱。  但是放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情景一般是这样的。。。  比如 10 个人玩儿,每个人充 10 块,那一共就有 100 块,然后系统会根据抽水比例来抽一部分,咱们假设是 50 块,剩下的 50 块分给 10 个人里的一两个。  对于那一两个人来说,可能翻了一倍觉得挺赚的,但是对于庄家,那是稳赚人家一半。  “ 赚翻啦 ”  至于线下的捕鱼机也差不多,一天的赢钱数和输钱数都设置好了,一旦超过了这个比例谁也别想赢钱。  游戏厅里的捕鱼机遥控器  看着庄家赚得飞起,其实最赚的还是提供技术的平台商,因为法律责任和推广难度都让庄家们摊了,平台商坐着数钱都比他们坐得稳。  而且有的平台商还会使个坏,故意在平台里删减些代码,过一段时间平台出问题了再收钱去解决,黑吃黑玩儿得贼 6 ~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大鱼吃小鱼,最终的虾米肯定是赔光了裤子的无知赌客。  这帮人顶着法律风险也要干这个,就是因为钱好赚,而且这个来钱的眼子只靠法律是堵不住的,他们总能找到别的办法凿开。  差评君想了想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个钱眼子的源头是人性吧。。。  不管如何还是要劝各位一句,十赌九输,十赌九骗。  本文由差评君及老朋友一本黑联合基情发布  “ 输钱别老怪自己脸不好了,它就是丑而已,干黑产的那是真坏 ”

  • 滴滴租车驾照翻译认证服务今起上线,覆盖澳美英法等180多个国家

    11 月 29 日最新消息,滴滴租车于今天开通了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服务,向用户提供集九种语言于一体的驾照翻译件,用户可在线办理驾照翻译认证件,申请后 5 个工作日即可寄送到家,并有澳大利亚翻译资格认可局(NAATI)和香港公证处的双重公证,获得国际顶尖租车公司认可。提供 9 种语言翻译,可用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国内游客在异国他乡也能轻松享受租车自驾的乐趣。 消费者在其他国家租车时,通常需要出示自身持有的机动车驾驶证和国际驾照(IDP)。国际驾照本质上是一种驾照翻译辅助证明文件,使相关执法人员能够“看懂”驾驶员的信息。由于我国内地没有签署《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所以国内消费者无法申领国际驾照,而是通过一些机构将驾照进行翻译、认证,从而在相关国家获得租车、驾驶的资格。 滴滴租车此次提供的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是依据《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将中国驾照信息进行翻译的标准驾照翻译文件,包含英文、法文、德文、俄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日文、繁体中文等 9 种语言。而且,用户通过滴滴租车平台办理的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拥有NAATI翻译认证及香港公证处公证,得到 500 多个国际租车公司的认可,配合中国驾照使用,可以在全球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轻松租车自驾。 具体办理流程为:登陆滴滴出行APP,选择“自驾租车”业务,点击“海外租”进入国际租车页面,然后在“驾照翻译”功能区进入,填写姓名、驾照等信息,并写上寄送地址;滴滴租车将对用户提交的信息进行翻译、认证,并将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寄送上门;用户需要按照提示信息激活,然后贴上个人照片并签名,就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 据悉,滴滴租车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服务目前正处于限时免费办理期,翻译、制作费用均免费,用户仅需支付快递费用,有需要办理的朋友赶快行动吧!

  • 网易运营总监韩叙:内容型产品的运营思维

    分享嘉宾:网易运营总监,原百度资深产品运营韩叙在2017年的互联网运营大会上,网易运营总监韩叙在《内容型产品的运营思维》分享汇总详细解释了内容产品的分类和运营策略,从几个有趣的案例说起,对内容分发给出场景化和个性化的两个建议。并提醒大家:多总结,找规律,才能做好运营。以下内容为嘉宾分享实录,编辑有修改,嘉宾已确认:我在做运营的过程中,经常会自己做一些总结,一些提炼,然后把它写下来,作为我学习的一个方法。在每天日常的工作中,其实有一些事需要提炼、总结的方法。而今天和大家分享“内容运营”的一个话题——《内容型产品的运营思维》。这个主题分两部分:如何定义内容型产品?内容型产品如何运营?我会从头捋一下内容型产品的特征、用户需求,然后是运营策略和执行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我之前在创业公司在百度都呆过,现在在网易新闻做产品运营。可以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在一线做运营,没有做过其他;即使现在有一个几十人规模的团队,但我还是非常关注特别具体的执行层面的事。而在很多不同的公司都参与过运营,你会发现:不同阶段的公司,不同阶段的产品,它对人的要求(不论是职业的还是能力的)是不一样的。一、什么是内容型产品有一次,一位猫眼电影的前同事问我:你现在还是负责内容吗?我心想,我做过内容吗(我理解的内容是指内容策划)?又有一次,现在的老板让我汇报用户运营的规划。我心想:你只听用户运营吗,整个运营有六块业务呢。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大家对运营分工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因为我做的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家对标的产品不同。猫眼同事是做交易方向的,她看的是GMV。我是负责用户产品的,所以在她眼里我产出的是内容,所以我就是做内容的。现在的老板,她觉得我不是编辑,不产出内容资讯的稿件,那么我就是用户运营。内容型产品的概念,广义上讲是满足用户内容消费需求的产品形态。也就是说:做内容的原因,核心是用户需求,这是决策的原点。在做决策的时候,不应该马上去想去做什么活动或者什么策划去引爆,这些只是执行手段,是决策过程的最终结果。决策的正确流程,应该是:第一步:明确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第二步:研究用户需求第三步:指定运营和产品的策略第四步:最终执行手段二、内容消费需求有哪些用户在内容消费方面的需求,大概分为阅读资讯、学习知识、消费决策和消耗时间四类。1. 阅读资讯主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这种传统领域的新闻,也包括移动互联网、O2O这种细分垂类领域的,承载的产品不一样。这块的市场不够大,天花板比较低,所以很多资讯新闻平台要么做不大,要么就要不断扩展边界。比如很多资讯平台开始做短视频、段子、星座、小说这种。因为传统门户的模式很重,有多少人力能产出多少内容是有限的,也无法覆盖很多细分的兴趣点,也就无法覆盖用户的需求。2. 消耗时间有了上述原因,就出现了今日头条这类的整合内容的产品,目标是覆盖所有的内容形态,不仅是图文,还包括短时间、问答、社交等等。在今日头条这个主app流量很大且遇到增长瓶颈之后,开始孵化各种子app,去寻求一个矩阵,而且都有强大的竞品做对标。社交对标微博,短视频对标快手,甚至搜索也在对标百度。3. 学习知识与上面两个需求相比,学习知识也是清晰的需求,只是用户量级没那么大,要求也更高。但用户也更有价值,高净值用户相对更多。正因为学习这件事的严肃性,属于广义的教育,所以制作内容的成本很高。从课程大纲到课件再到最后的呈现形态,需要做多次的调整修正。张亮在得到上做了 6 节课,每节课 15 分钟,据说准备了三四个月,最后录制阶段还是从上海飞到了北京,虽然只是音频。足以说明教育、录课这种模式是很重的。4. 消费决策多年前有一个产品形态,叫社区+电商,在我看来做好这件事实在是太难了。社区或电商能做好一类就已经很难了,要把这两件事揉在一起再做好,可以想像这个难度。后来演变出一种优化后的形态,就是内容型电商。不直接卖货,在购买之前增加了内容消费这个阶段,实现的效果就是消费决策。也就是说,通过策划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为用户下单提供足够的购买理由,从而提升产品粘性、复购或转化。目前有很多产品上都在这么做,点评什么值得买小红书这种典型的就不用说了,连美团这种以优惠为策略的平台也在尝试做内容,比如猫眼电影的电影看点、美团旅游的「两天一夜怎么玩」,就是消费决策。

  • 比特币、暴雪和下载盗版电影都应用了同一种算法?

    在ICO泡沫迅速涌起和迅速破灭后,比特币仍然一路高歌,在最近突破了 9600 美金的大关。作为一种独立于货币体系的数字加密币,比特币成功的本质还是要归功于技术——区块链的安全和隐私支撑起了比特币最核心的价值。提到区块链,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哈希算法是两个不能避开的技术名词。尤其是哈希算法,在区块链相关的技术文章中总能看到这个名字,却很难真正理解它的奥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哈希算法是如何保护比特币和其他数据的?学好哈希算法,用脑子储存比特币如果你准备购买比特币,你就会拥有一个“比特币钱包”。通常来讲,比特币钱包会是一个移动/本地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进行交易。但是还有一种更高端的玩法:脑钱包。我们知道,比特币实际上是一种“资源”,它并不是像文档一样躺在谁的U盘里,而想要确立这种资源的所有权,则需要由用户自己生成一串数字密钥并储存到某个地方。交易时,先生成一套只能由交易中某一方用来解密的私有密钥,再根据私有密钥单向加密生成双方都能看到的共有密钥。由于密钥的生成是独立于比特币协议和区块链的,所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密钥成了一个大问题,以前甚至发生过黑客破解比特币钱包客户端获取比特币的事件。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就有人想出了一个新方法:自己生成一段比特币密钥,然后记在自己脑子里。生成比特币密钥的方式并不难,最初始的密钥只是一串 256 位的二进制数字,抛二百多次硬币即可得到。但想记住二百多个 0 和 1 实在是太复杂了,脑钱包概念的关键在于,用哈希算法SHA- 256 对密钥进行校验,让 256 位二进制数字变成更短的编码,就可以保证让这串字符适合人脑记忆。来自国家安全局,怪不得哈希算法很安全!不管是抛二百次硬币用脑子记忆的脑钱包,还是在移动端、PC端作为客户端的电子钱包,基本都绕不开用SHA- 256 算法校验这一步骤。其实SHA- 256 算法发明的最初目的和比特币毫无关系, 1993 年,美国国家安全局设计了一套用于安全加密的密码散列函数——Secure Hash Algorithm,翻译过来就是安全散列算法。人们更愿意把它叫做SHA, 1993 年推出的版本名为SHA-0,后来随着算法不断的被破解又不断自我修正,最终推出了数个SHA算法的变体,其中就包括SHA-256。SHA最主要的特性就是,接收到二进制数字消息时会形成一串“数字摘要”,而这一摘要还可以用来验证数字消息的完整性。如上文所示,SHA- 256 就意味着算法可以把 256 位的二进制数字进行压缩。很多人会感到疑惑的是,哈希算法对数字进行压缩、摘要,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根据这些摘要反向“破解”呢?哈希算法与其说是“加密”,其实更接近于“压缩”。这其中涉及到一个“映射”的概念。所谓映射,我们可以理解为“代表”。举个例子,可以用ABC这样的字符去代表 10001101 这样的数字,字符A可以代表1、001、 0001 等等,但只得到字符A时,我们无法得知加密前的数字究竟是 1 还是 001 还是 0001 还是……用更简单的案例解释一下:在比特币交易中,交易双方都能得知的共有密钥是“100”,但只有其中一方知道加密前的私有密钥是2+78+5+5+10。得到 100 这个共有密钥的人,想要破解私有密钥只能去挨个去排列“1+0+0+0+99”、“1+1+0+0+98”……如果变成 256 位的密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想要验证公有密钥也很简单,既然加密前的私有密钥是2+78+5+5+10,那么99、 98 这些公有密钥就都是错误的。忘记比特币,下载过盗版电影的你早就认识了哈希算法所以,目前看来哈希算法的压缩功能最大的用处是在比特币交易加密上?实际上哈希算法最大的用处还是压缩数据,之所以被用在比特币上,是因为其中包含的大量运算贴合了以“消耗资源来获取比特币”的规则。在其他领域中,哈希算法也能发挥很大作用。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游戏公司暴雪推出的“One Way Hash”算法。作为手握魔兽争霸、星际等等数款大型游戏的企业,暴雪和其他企业一样,拥有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而当数据库太大时,从中检索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麻烦。通常情况下在数据库中寻找数据就像在KTV点歌,数据库是曲库,想要找到自己要点的歌,只能把曲库从头到尾翻个遍。但也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建立一种代表关系,把歌曲名字《小星星》简写成XXX,并把这种对应关系储存在数据库中。寻找歌曲时,如果连XXX都找不到,说明曲库中不可能存在《小星星》这首歌。同理,《小星星》=XXX、《爱我中华》=AWZH,这种文字转化成拼音、拼音取首字母的对应方式在现实应用时可能会涉及到函数、坐标等等数学问题,总之这种对应方式被称作“哈希表”。但我们在KTV点歌时,搜索XXX得出的结果不光有《小星星》、还有《笑哈哈》,面对这种同一字符串在哈希表上位置相同的问题,暴雪的程序猿们想出了一种绝妙的解决办法——在哈希表中用三个哈希值来校验位置。也就是说在暴雪KTV的曲库中,《小星星》(xiaoxingxing)的哈希值可以分别是XXX、OGG和III,这时再搜索歌曲,就几乎不会遇到《小星星》和《笑哈哈》同时出现的情况了。同样的作用也体现在P2P(点对点)传播上。如果是上古时代的互联网用户,可以对emule(电驴)这款下载软件有印象,在eMule上可以从全球所有eMule用户手中接收某一件文件的数据上行和下载。其原理就是,当你想下载电影《战狼2》时,系统会提取《战狼2》的哈希值,通过对这一哈希值的搜索,可以发现所有拥有《战狼2》的用户,大家一起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送,eMule本身也不用建立数据库,只搭建平台就可以了。因为哈希算法的压缩特性,使得“全球搜索”这件事变的低成本并可行。虽然那个具备共享精神的好时代一去不复返,但即使是今天哈希算法也依然活跃在我们的视野中,即使有很多人声称自己破解了哈希算法,却也没有发生过因为算法被破解而造成损失的情况。目前来看,哈希算法如果被抛弃,无非是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量子计算开始应用,哈希算法和已知的所有密码、加密方式都被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速度打败。第二,出现了更好用的压缩算法,比如美剧《硅谷》中的魔笛手成真,哈希算法由于不好用而被开发者抛弃。评估一下以上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相信大家就能知道哈希算法还会陪伴我们多久了。

  • 游戏直播的命门,游戏厂商的法门

    近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YY侵害网易《梦幻西游》和《梦幻西游2》的著作权,并赔偿网易经济损失 2000 万元。网易CEO丁磊回应表示,网易对游戏主播与直播平台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与YY发生纠纷在于其旗下主播在直播过程中插入广告,将观众引流向一款网页游戏,造成了较差的观看体验。而YY 董荣杰则表示:游戏直播不等同于游戏盗版。尽管YY已经提起上诉,这并不代表最终判决,但却反映出游戏直播在与游戏繁荣共生的基础上仍然受制于游戏的事实。和游戏的合作或成为直播的阿喀琉斯之踵。尽管YY已经提起上诉,这并不代表最终判决,但却反映出游戏直播在与游戏繁荣共生的基础上仍然受制于游戏的事实。和游戏的合作或成为直播的阿喀琉斯之踵。一、游戏对直播意义重大,是直播之本9158,六间房这样的秀场直播兴起后一直闷声发大财,很多公司试图与 9158 直接竞争秀场直播而败北, 2014 年是一个转折点,PC游戏直播兴起,先是从acfun脱离出来的斗鱼正式以游戏直播开始运营,然后战旗,虎牙,龙珠,熊猫等游戏直播平台相继成立,可以说PC形态的直播主要以游戏为主,彼时游戏直播几乎是Pc直播大部分流量来源,也是用户在游戏直播平台关注直播的核心内容,可以说如果没有LOL,dota这样的游戏直播就没有斗鱼虎牙的现在。而且到目前为止,游戏仍为斗鱼,虎牙,龙珠,战旗等超过50%以上的用户和收入来源,单单王者荣耀一款游戏在某些平台就超过30%的用户覆盖,而为了增强平台游戏直播的实力,直播平台疯狂的进行主播挖角,斗鱼从企鹅电竞挖来了张大仙;从虎牙挖来了嗨氏;熊猫挖来了囚徒,2009;虎牙挖来了安德罗妮,萌太奇……而移动直播同样也是如此重视游戏直播,在移动直播风口过去DAU下降之后,移动直播就需要不断引入新内容和新模式,映客,花椒都已经引入游戏直播,特别是当下最热门的王者荣耀和绝地求生直播,游戏已经成为所有直播平台的流量来源和收入来源。二、游戏和直播相爱相生互取所需尽管有网易投诉YY的事件在前,但这只是首案也是个案,游戏和直播仍然处于蜜月期。对于游戏来说,直播是覆盖更多用户的渠道和来源之一,特别是对于新游和数据处于平稳期的游戏尤甚,直播是游戏品牌的放大器,而且游戏直播对游戏带动效果明显,尼尔森美国调查的数据显示,69%的人因为看了游戏直播而下载或购买了游戏。在新游上线或游戏新版本发布时游戏都会与直播平台有合作,比如网易《终结者2》推广初期在斗鱼就进行了数千万的推广,单邀请PDD一场一小时直播就耗费一百多万元。对直播平台来说,游戏是直播平台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游戏主播可以持续且高效的产生内容,同时用户对游戏和主播的粘性非常高,对比泛娱乐的美色直播用户很快会看厌恶,因为内容的高度同质化和无法迭代升级,这也是为什么映客的DAU极速下滑,而斗鱼虎牙等游戏直播DAU仍处于上升阶段。在目前的情形下,游戏用户的arpu值也较高,更为重要的是同样类别的游戏操作是相通的,带来的结果是主播的生命周期较长,同时也可以抓住和引导用户的新游戏需求,所以主播是游戏平台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我们能看到很多的守望先锋主播已经转型为绝地求生主播。在目前的大多数阶段,游戏和直播平台是相爱相生,各取所需,处于良性发展的阶段。三、直播的命门在游戏厂商游戏和直播各取所需才能在目前的平衡下相爱相生,甚至游戏也为了直播平台的传播而付费以及降低姿态,比如腾讯的KPL为了获得最大的传播量将直播版权半卖半送给了映客在内的 6 大直播平台,但网易起诉YY并且获得一审胜诉揭示了游戏直播的命门,那就是受制于游戏厂商,只要顶级的游戏厂商限制某个直播平台游戏直播,那游戏直播将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对平台用户和流量的打击。用户在直播平台是浏览内容的,如果平台不能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用户会自然转移到提供内容的平台,目前王者荣耀和吃鸡已经占据直播平台至少50%的流量,如果腾讯这样的巨头限制某个直播平台直播所有腾讯游戏,那该游戏直播平台基本可以宣告死亡了。对游戏主播的打击。游戏主播是在某个专业游戏领域具有特长的主播,比如张大仙之于王者荣耀,小苍之于LOL,sol之于炉石,如果王者荣耀限制某平台不能直播,那这群主播的内容生产和收益势必会造成极大影响,而探索新的领域同样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最终必然造成核心主播大量流失,此消彼长也将严重影响直播平台的发展和格局。四、游戏厂商的法门对于大的游戏公司来说,当游戏成为下游最重要的资产时,上游的游戏公司就有了控制权,当然前提是大的游戏公司才有此特权,在中国唯有腾讯和网易能有此话语掌控权,对于其他小公司来说,指望直播渠道带来新用户还不够,当然不可能干下自断财路的蠢事。但大的游戏公司就不一样了,生态和狙击竞争对手的需求让直播这个下游渠道有机会成为游戏的筹码。生态布局的需求。当游戏厂商为了布局生态需要将触角布局到游戏直播领域会发生什么呢?游戏厂商手里的游戏即是萝卜又是大棒,如果游戏厂商试图投资直播平台时游戏直播内容特权就成为一个筹码,进可以用限制直播来威慑,退可以获取更好的价格来给予直播特权,这就导致厂商的要求直播平台几乎无法拒绝,比如腾讯可以“强行”将kpl和lpl的赛事特权让度给直播平台,以获取更多的资源。狙击竞争对手的需求。游戏竞争极为激烈,在各个渠道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当下较火的直播渠道,主播直播的引导会带来游戏品牌在直播平台出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借用直播平台狙击竞争对手就成为必须的一步。目前腾讯已经开局,在网易荒野行动初推出时与斗鱼合作较深,斗鱼也定制了专门的荒野行动频道,多种组合推广策略让网易荒野行动数天霸榜App store首位,让腾讯惊出一身冷汗,而当腾讯光荣使命和荒岛特训推出时,网易荒野求生的板块就从斗鱼消失了,转而腾讯的荒岛特训排在首位。对于直播平台而言,游戏直播的命门几乎不会被击中,因为对游戏而言限制直播平台只会降低游戏的营收,同时也无法从直播平台得到实实际的费用补偿,百害而无一利。但当游戏服务于母公司生态时,游戏就成为游戏厂商最重要的谈判筹码,而且该筹码近乎牢不可破,逼迫直播平台在权益和投资上不得不让步。当直播平台通过游戏直播获取到巨大客群和收益的时候,摆在游戏直播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随时会落下,对于游戏公司而言提前投资直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对于直播平台来说提前站队游戏公司或成为或可以保证更为良性的发展,毕竟YY被起诉的现状就在眼前。

  • 中国商人“越狱”记

    即将在北京冬日阳光里重获自由的李一男,大概还会记得 2 年前的那个夏天。那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在小牛电动车发布会上,他略带羞涩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李一男,再过几天就 45 岁了”。不太合体的蓝色衬衣,方言浓重的普通话,那些跑来围观天才创业者的人们或许多少有些失望——眼前的李一男,实在太接地气了。27 岁以华为最年轻副总裁身份被称为“天才”时,围绕李一男的关键词是少年得志、盛气凌人。现实重重狙击之下,天才的骄傲终究荡然无存。然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李一男是以孤注一掷的姿态开始小牛这个创业项目的。他宣称这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这位以技术著称的创业者不得不亲自准备发布会演讲,对他来说,这是一件跟处理人际关系一样不擅长的事情。发布会前一个月,为了锻炼胆量,灌下一瓶啤酒的李一男,跳上会议室桌子,面对公司的几十号员工排练了四十遍。但最终,演讲效果还是不尽人意。但这并没有妨碍投资人对小牛项目的青睐。发布会那天,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出面站台,她把李一男和创立小米的雷军做起了比较——他们同样从大公司离开,有过天使投资人的短暂经历,最终踏上了创业这条路。虽然演讲没太搞好,李一男看起来还是很振奋的。他回顾了自己从 15 岁考入华中科大少年班到现在的心路历程,感慨“即使摔过很多跟头,也没必要对这个最好的时代失望。”会后第一天,他就带着一帮人下到生产工厂,揪出了对工程车 60 多处不满意的地方。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李一男既定的方向展开,但命运很快把他推向了失望的深渊。发布会第二天,刚下飞机的李一男在深圳机场被带走拘留。几个月后的检方资料显示,任职金沙江创投期间,他通过内幕消息炒股获利 700 多万元。多家媒体用了“天才陨落”形容这场变故,显然这是大众感兴趣的题材—— 15 岁考入少年班, 27 岁当上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这些笼罩在成功光环下的过往,是李一男后来辗转百度、12580、金沙江时的底牌,等他失意之时,又会变成最打脸的参照。早年一路顺遂导致的狂妄粗暴也为“天才”加了戏码。有华为老员工评价李一男“很少对人假以辞色,对其他副总也是态度粗暴,和任正非很相像”。还有与他相熟的前同事称,在华为的李一男狼性十足,年龄不大,脾气却很大,后来被贾跃亭请到乐视掌管酷派手机又离开的刘江峰,就经常挨李一男的骂。事实上,被拘留之前,李一男的性情已经收敛许多。挫折是磨平锐角的最佳道具。一个流传坊间的说法是,李一男离开华为的直接原因,是与当时担任常务副总裁的元老郑宝用矛盾加剧,甚至到了谁走谁留的地步,关键时刻,任正非选择了郑宝用。于是, 30 岁的李一男带着 2000 万创业基金北上,创建港湾网络。但仅仅 3 年后,这家被外界认为是华为系的创业公司,却收购了华为光传输元老黄耀旭创立的钧天,正式向华为宣战。一手扶植李一男坐上副总裁宝座的任正非不淡定了,他在EMT会议上说:乖乖,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还胜利会师了! 华为“打港办”随之建立。胳膊拧不过大腿, 3 年后港湾被华为收购,李一男也重回华为,只是在这场“惨胜如败”的斗争中,任正非和李一男都回不到曾经其乐融融的氛围了。图:任正非与李一男2008 年,李一男搭上百度这趟列车,再次出走华为,也开始了自己的频繁跳槽之路。不过,此后他再也没有重现华为时期的耀眼,沦为顶着天才和华为光环的匆匆过客。直到小牛项目的出现。看起来,他是憋着劲要大干一场的。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打破了他的计划。事实上,他此前也熬过难捱的日子。重回华为那段时间,李一男只挂有虚职。任正非给他安排了一间透明玻璃的办公室,回归第一天,一波波华为员工特地跑来参观。多年之后,李一男回忆起那段经历,感慨“真疼啊”。贰从 1990 年 5 月到 1994 年 3 月,孙宏斌的日子是一天一天熬下来的。对他来说,在看守所和监狱里度过的这些时日,天与天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一天一天,在那里面度日如年,但是又度年如日……每一天是完全一样的……一年过去和一天一样,但是过一天也跟过一年一样。”被柳传志亲手送进监狱之前,孙宏斌在联想集团风头正健,一度被认为是前者的接班人,被柳传志评价为“少见的能一眼把行业看穿的人”。这位原本在中国环境科学院工作的清华毕业生是在 1988 年拨通那个招聘电话的,很快,他加入柳传志创办的这家公司,成为牵制老同志的年轻力量。有趣的是,这位原本在科研机构跟液体、气体打交道的理工男却搞起了销售。他足够聪明勇猛——这是很多八九十年代成功者的共性。没多久,孙宏斌培养出了一波“嗷嗷叫”的年轻部下,在公司自成一派。风险由此埋下。《联想企业报》头版上的文字,出卖了孙宏斌带领的联想企业部的野心,企业部员工还被调侃为“只听孙总的,假装听李总的,不知道有柳总”。当时柳传志正在香港忙业务,关于孙宏斌搞内部帮派、随意任免员工、建小金库的这些传闻,不得不让这位创始人心头一凛。后来的事情就众所周知了。 1990 年 5 月,孙宏斌因涉嫌挪用公款被捕,事发时,儿子孙喆还在襁褓之中。多年后再回忆这段经历时,孙宏斌用一种缓慢而忧郁的语调总结:在他看来, 911 成就了布什,二战成就了丘吉尔和罗斯福,而对自己来说,那个事件是非常关键的事件。监狱里的日子教给孙宏斌最重要的道理可能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需要保护自己,同时为今后谋打算。事实上,凭借“超级知识分子”的背景,他在监狱里没受太多罪,还学到了不少流氓的黑话,譬如“走的是面,玩的是腕”、“在流氓的江湖从来不是靠腿、胳膊粗”。出狱前的第 18 天,孙宏斌求见了柳传志,两人一起吃了顿川菜,孙宏斌为当年的年少轻狂向柳传志致歉,换回了和解。此后,在后者帮助下,孙宏斌在天津创办顺驰公司,进入房地产行业。图:柳传志与孙宏斌曾经把一手好牌打烂的孙宏斌,似乎重新找回了牌桌上的技巧。顺驰一路狂奔, 2002 年在天津实现 10 亿销售额,孙宏斌因为在行业会议上直怼王石备受关注,又屡屡成为“地王”,还先后试图并购绿城、佳兆业、雨润等公司。至于后来卖顺驰、做融创、成为乐视和万达文旅及酒店项目的接盘侠,大概就是孙宏斌在狱中 4 年没有想到的事情了。事实上,他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跟过去、跟柳传志的和解,“如果想不开,我出来以后拎着把刀子就把柳传志给宰了,但是你拎着刀子,谁也不敢跟你打交道了,你这一辈子就永远没戏了。”狱中生活后来也在孙宏斌身上留下些许烙印,比如说话方式。这是一位敢在记者会上爆粗口的企业家,比如他曾经这样吐槽贾跃亭——

  • 股价暴涨6倍、与子公司内讧爆发,迅雷的冰与火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已经很久没有人关注迅雷了,它就像是个江湖传说,只有在回溯互联网发展史的时候,才会被提起。这家曾经让马化腾一度紧张的公司,为何落到这般田地?但在近几个月,迅雷再次引发关注。其股价在一年之内暴涨 6 倍,位居中概股之首。这个互联网弃儿,为何又成了资本的宠儿?就在再度崛起时,迅雷旗下的迅雷金融发布公开信,指明迅雷CEO非法集资和技术骗局,迅雷股票大跌。是什么令迅雷内部撕逼至此?令马化腾紧张的迅雷在PC时代,迅雷绝对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它发展速度之快,远远超乎想象。 2007 年前后,每个PC版的用户除了安装QQ,就是迅雷,其装机量一点都不逊色QQ。当时腾讯和迅雷都在南山科技园的飞亚达大厦。创始人邹胜龙站在窗边,经常憧憬的一件事,就是超越腾讯。所有迅雷人都相信这是一个触手可及的梦想,公司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朝气与自信。迅雷历年的业务合计(部分)“中国互联网再也难找出那么有活力的公司了,这种时刻再也回不来了。”一位早期迅雷员工,谈到当时的兴盛,还充满兴奋,他进公司面试时,迅雷有 100 多号人,等过段时间入职已经 200 多人了。入职的时候迅雷才一百多台服务器,几年后接近两万台。来势汹汹一度来势汹汹的迅雷,让腾讯非常紧张。有大量腾讯员工,离职跳槽到迅雷,最后连马化腾也坐不住了。“Pony挺忌惮这个事,在内部开会,要抢占这个入口,在PC时代,大家都还在强调装机量。”8 只小猪创始人Joeson黄卓生, 2003 年加入腾讯,在腾讯 7 年,先后担任腾讯无线的商务拓展副总监和产品运营副总监职位,他见证了迅雷的崛起和没落。为了加强战略防御,腾讯推出了QQ旋风,作用只是去战略防御,而不是开拓,所以结局也是注定的——这个产品在今年正式下架。“在那个时代,迅雷在行业里面,确实是一家非常优秀,基础很扎实,非常不错的一家互联网。腾讯当年的股票是 5 元港币,如今最新收盘价是 420 元,市值超过 5000 亿美金,股票中间还经历了拆分,不知道当时跳槽的人作何感想。迅雷错过的机会据公开资料,长期市值徘徊在 2 亿美金左右的迅雷,旗下包括自我研发、收购的产品多达几十款之多,这还不包括没有发布胎死腹中的产品,包括下载、视频、影音、游戏、金融,图片等等。但迅雷也玩死了很多明星项目。譬如 2008 年收购的光影魔术手, 2008 年 10 月才成立的美图,现在市值 600 多亿港币。 而光影魔术手的最后更新日期停留在了 2014 年 4 月 28 日,项目组也早早解散。复盘之后,我们发现迅雷还是错过了很多机会。浏览器。这是一个用户的沉淀平台和流量入口。靠着输入法起家的搜狗,用浏览器来沉淀用户,最新的市值是 50 亿美金。作为一个下载工具,迅雷从产品形态上,用户使用的频率相对较低,更谈不上用户粘性。但是很容易让用户去下载并过渡到浏览器,因为浏览器的使用频率和承载能力远远高于下载,从这个角度来说,浏览器作为战略产品拿下之后,那么迅雷在商业化上面会做得更加的顺利,在这个布局上,如 360 之于 360 浏览器,腾讯之于腾讯浏览器。当时的互联网环境,下载和浏览是两大刚需,本来很容易的去切换到浏览器,并实现商业化的,可惜就此错过。在黄卓生看来,迅雷的下载业务太多考虑如何赚钱。甚至为了追求利润损害下载体验,非会员的用户下载速度很一般,甚至限速。这不是互联网公司应有的做法,因为属于产品的核心的竞争力,应该作为一个基础服务提供给用户,然后在其他的地方赚得到钱。视频。在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迅雷看看是和暴风影音最早涉入视频播放、并最有可能做大这个行业的一批先行者,优酷土豆等都要比他晚。但是很可惜,他也错过了这个机会。如今优酷土豆最终以 45 亿美元卖身阿里,即将上市的爱奇艺估值 80 亿美元。在黄卓生看来,迅雷积极地在布局视频的这个节点,战略决策上面是跟对了,随着宽带越来越足够,下载、本地播放将会变为在线观看为主。但邹胜龙并不敢做投入,视频是靠不断的烧钱,来换取流量,最终占据用户的绝对基数,这就是一个大玩家的游戏。在之前的商业化不利、融资能力跟自己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自然不敢太多投入,于是变得“抠抠搜搜”的,视频业务也没有也没有做起来。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刘飞验证,“迅雷做的时候,一部电视剧版权才 3000 块人民币(现在可能是 3000 万),最早还没版权这种说法,迅雷虽然第一个提出先给版权费,最后做不好,就是因为抠,不敢烧钱。现在视频平台后面都有干爹,迅雷只能靠自己。”2015 年 4 月,迅雷将旗下视频业务“迅雷看看”卖给响巢国际,同年 8 月更名“响巢看看”,迅雷的视频业务终于成为历史。游戏。游戏是离迅雷曾经最近的一个风口,也是投入最大的产业,可惜还是走了失败的老路。2008 年,迅雷开始做游戏联合运营,整体都不错。于是吸取了视频教训, 2009 年成立独立的游戏公司,联合创始人程浩自己去投资,并亲自去带整个游戏公司。他当时决心很大,把自己迅雷股份折成游戏公司的股权,有破釜沉舟的气魄。在当时迅雷薪资结构的体制下,游戏事业部根本招不到人,于是独立做一个公司,财务独立核算,然后才能够去用游戏公司的激励手法去招人。迅雷游戏进展并不顺利,连续几个项目效果都很差,打击非常大。原本从不抽烟的程浩,因为压力佷大也抽烟了。迅雷游戏最后没做起来,有很大成分是基因问题,迅雷更擅长做工具,而游戏是强运营。同时它在PC上得心应手,但是随着网游向手游迁移,最后也是一败涂地。这个经历在程浩自己总结的迅雷错过的“风口”时并没有提及,估计也是一段伤心往事,不提也罢。已经离职的程浩,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来回奔波在深圳、北京、硅谷三地,主要看人工智能方面还有B端的项目。相比之下,在迅雷之后做游戏加速的迅游科技,市值已经是 80 亿人民币,而腾讯和网易,借助游戏,一次次创下股价的新高,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美金市值。移动互联网风口:在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之际,迅雷内部很着急,为了学习先进技术,他们组织人员去移动互联网公司学习。UC就是其中一家。当时由腾讯已经跳槽到UC担任高管黄卓生,亲自接待迅雷的人员,他回忆说:“我当时用了手机迅雷,外号叫手雷。我真的是被它雷得外焦里嫩啊,他们移动端产品,所有体验都是按PC端生搬硬套来做的。当用户从互联网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之后,用户其实还是有下载需求,包括图片、铃声、APP软件啊,这其实是一个软件商店的原型,所以我觉得迅雷应该是最有机会去做软件商店。如果做好了,市值扩大十倍都有可能。”程浩在今年的复盘里,也承认“错过软件商店”是一个巨大失误。仅仅 91 助手,就以高达 19 亿美金的价格卖给百度,还不说 360 软件商店、腾讯应用宝等核心入口的价值。在屡屡错过风口后,迫于内外压力,屡次上市夭折的迅雷,再次冲击上市。于是迅雷找到了雷军,让雷成为了迅雷第一大股东,替他们来背书,并企图想依赖小米去发展迅雷移动端,彼时的小米已经卖了几千万部手机。但是事后证明,这也只是美好的梦想。谁造成了迅雷的没落?邹胜龙是迅雷无可置疑的命门。抠门的老板。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么迅雷员工口中的创始人邹胜龙就是——“抠”。刘飞的原话是“抠“,黄卓生则说“抠抠搜搜”。放不开,凡事都精打细算,过于计较。对于一个创业公司,省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需要放手一搏、All in的时候,就必须果断投入。可惜的是,邹胜龙从没有这样做过,不管是视频、浏览器、软件商店、移动互联网等等都是如此。迅雷账面上的现金一度远远高于市值。沉迷技术。由于创始人太沉迷于技术,而忽略了营销、公关、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包括一向低调的马化腾、雷军都因为公司业务需要,纷纷站出来为公司代言,借助微博等社交媒体发声,但是从没有见过邹胜龙程浩来为自己的产品代言。卸任后的程浩也对此有所反思。其实不管是视频、浏览器、软件商店,并不是高技术门槛的事,更多是要靠市场、公关、传播,一系列组合拳才能有可能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太过干涉项目。在迅雷在职和离职的多位人士都提到一个事实:如果邹老板盯上什么产品,这个产品绝对会挂掉烂掉。在迅雷历史上,有好几个里程碑式的大版本,比如迅雷6,是邹老板亲自关心开发的,最后不了了之,用户根本没升级过这个版本。已经自己创业做CEO的刘飞,曾经是迅雷早期的一位高管,和邹胜龙、程浩走得很近。他的感触特别深刻:“CEO很多时候,应该关注大方向,不要过度抠细节。CEO需要关注的东西太多了。一个公司一般都会有几个甚至更多项目,如果他深入去参与这个项目的话,变成整个项目的阻碍,因为项目的所有人都在等着CEO做决定。最后,员工不敢负责,也不愿意主动承担,因为反正老板有他的想法和主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化腾。在互联网界,马化腾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事出了名的。马化腾会自己会去体验很多小细节的功能,每个公司永远是老板发现最多的bug,但马化腾只把握在大的方向,提出需要修改的细节,但不会干预具体执行,更不会出现具体功能等着他来决定的局面。有趣的是,历史上也曾有这样的案例。在遵义会议上,总结红军失败的教训时,聂荣臻说:“毛泽东指出华夫同志(德国人,当时的总指挥)是瞎指挥,我完全赞成,我深有所感。华夫同志对部队一个军事哨应放在什么位置,一门迫击炮放在什么位置,这一类连我们军团指挥员一般都不过问的事,都横加干涉,这不是瞎指挥,是什么?”这么一个抠门、沉迷技术且过度注重细枝末节的老板,最终成为迅雷发展的天花板,并且竟然到 2017 年才卸任。迅雷的春天还是“万历十五年”?11 月 28 日,迅雷旗下的迅雷金融发布公开信,指明迅雷CEO非法集资和技术骗局,迅雷股票大跌。这次迅雷金融控诉的现任CEO陈磊,原来是腾讯云的负责人,目前同时负责迅雷和旗下的网心业务。他曾就职谷歌和微软,2010 年加入腾讯,负责过腾讯云计算,以及腾讯开放平台等业务。他在一年时间,将几乎一片空白的广点通,日收入从零到破 500 万。 2014 年 11 月,应迅雷大股东雷军邀请,陈磊正式出任迅雷CTO,成为迅雷十余年来第一位正式任命的CTO,同时他还兼任迅雷旗下网心科技CEO。 2017 年 6 月底,正式出任迅雷CEO和董事。目前在腾讯云在职、曾经与陈磊合作过的人士透露,陈磊出身中产家庭,在清华大学和美国德州大学求学,在腾讯云时,很受团队的拥戴。“对于个人得失看得很淡,一直有着当领袖的想法。”离开腾讯,很大的原因是大公司收到很多掣肘,施展不开。“无法满足自己的野心。”这个说法在迅雷内部的人也得到了验证,“(陈磊)脑子灵活,思想很超前,格局很大,他最近反复交代我们,不要买迅雷股票,虽然在上涨,可能因为利益关联说不清楚。他的目标是带着网心独立上市。”以陈磊的资历,出来创业融资过亿并不是难事,但是在雷军的力邀下进入迅雷,开始收拾残局,目前据说只拿到了个位数的期权。在工商注册登记记录里,网心目前是迅雷的全资子公司。但陈磊并不是股东。陈磊看上的,正是迅雷多年的技术和用户积累。但是,修复一座将倾的大厦,并不会比平地盖楼更简单,甚至要更费神。让一直擅于干涉具体项目、毁项目不倦的邹胜龙交出权杖,退出舞台,是个艰难的决定。迅雷屡屡错过风口,邹胜龙在考验陈磊两年多后,破釜沉舟,最后一博。邹胜龙也许正是对于自己一手带大的公司和团队,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特意将网心设立在南山科技园南区的威新软件园。而迅雷本部的人在离腾讯总部不远的科技园北区。两者之间相互隔着三四公里。据内部人士透露,陈磊多次对身边人表示,迅雷本部积重难返,“太腐朽”,是一个“烂摊子”,迅雷技术团队在多次配合中反应迟钝,且工作效率低下。据说在这次 19 大会议期间,由于措施不当,致使政府在会议期间,完全禁止了迅雷的下载功能,会议结束后才恢复。“分布式的云其实是雷军几年前的构想,这是他几年前大手笔投资迅雷的原因。迅雷的p2p技术和用户其实是一座金山,但是迅雷的团队能力太弱,内部管理混乱,人员流失严重,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能力都难当重任,因此雷军才找来陈磊。”一位重仓迅雷股票的投资人士在论坛上写到。网心主要业务是“水晶计划”,这是迅雷前CEO邹胜龙亲自负责的一个新业务。主要是利用迅雷现有的下载技术,收集用户闲置的宽带资源,出售给给视频、直播等需要带宽的公司,这就是分布式的CDN服务。与传统的CDN服务(从电信租用带宽)相比,虽然便宜,但不稳定。不出意外,像以往项目一样,邹胜龙干涉的项目并不顺利。陈磊上任后,推出“赚钱宝”硬件盒子(后升级为玩客云),每个盒子 250 元。用户用它出售闲置的带宽和存储,迅雷支付现金补贴,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共享概念,然后迅雷将带宽卖给客户。一台机器每月大概可以赚 25 元, 10 个月收回成本。仅此一项,迅雷每个月补贴成本在 1000 万左右。目前玩客云出售 30 万台,尽管涨价到了 399 元,京东的独家预约总数已经超过惊人的 1000 万台。在淘宝上,二手的玩客云已经炒到 3000 元一台,一机难求。京东上狂热的迅雷玩客云但这个模式弊端很明显,迅雷的出售机器目前只有 30 万个,也就是 30 万CDN节点,规模有限。强调稳定性的视频直播客户,对分布式CDN有顾虑,尽管便宜,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不断补贴用户,一方面收集的CDN卖不出去,这种情况下,卖的越多,迅雷赔得越多。 所以迅雷一直控制赚钱宝的销售。如何解开这个死结?这时,新兴的数字币和区块链技术,吸引了陈磊的注意。比特币一路高涨,目前已经突破 10000 美元。迅雷参考了区块链技术和虚拟币的运作机制,升级水晶盒子。给用户不发现金补贴,发一种名叫“玩客币”的虚拟货币。玩客币每天全网发放大约 163 万个。全年是大约是5. 9 亿个,然后逐渐减少。这简直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设计,虚拟货币来吸引用户,免费产生的带宽和存储,可以解决原来成本过高的困境。发展更多用户,最后形成一个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节点的分布式计算网,甚至可能颠覆传统CDN和云计算网络。虚拟货币由于通过区块链,由于供应的稀缺性,易于储存和交换,没有任何制约。所以引发了各种投资人士的追捧。尽管迅雷玩客币再三强调,不能用于交易,没有实质性意义。但是投资者和投机者,就像是闻着血腥的鲨鱼涌了过来。原定用于“玩客云”用户激励的虚拟数字资产“玩客币”,在众多玩家和交易所的追捧下,涨幅超 10 倍。由于正是政府打击数字币和ICO的风口期,为了避免自己和团队的心血会毁于一旦,遏制更加疯狂的玩客币的炒作,陈磊采取了向第三方交易平台发律师函、向工信部举报查封其IP地址、取消发生交易行为用户的玩客币奖励计划等。到 11 月 22 日,迅雷推出玩客币钱包实名制认证,进一步钳制投机玩家操作空间。陈磊表示,在这一制度下,目前活跃的大玩家将被迫现身。但是这一制度,引发了玩家的不满,他们甚至有组织的去迅雷打横幅抗议。看着自家的股票蹭蹭的涨,谁能不动心?现在迅雷和网心在职员工,包括从迅雷离职的人,明里暗里都在买迅雷股票,有的人还晒出的朋友圈显示,收益率高达101%。自从股票涨起来后,迅雷本部的员工。原来都是按时准点下班,现在又开始有些加班的人了。“大家觉得看到希望了。”刘飞的前同事们告诉他。虽然很难恢复以前的斗志,“但是现在整体那些老同事都精神都不错,因为手上的股票都比较值钱,很多人还在买玩客币,信心都比较好,不再像以前没什么事做。现在有些人会比较晚走,甚至到晚上 10 点钟。”陈磊继续推进着他的内部改革, 11 月 28 日,迅雷发布公告称,迅雷已正式撤销迅雷金融、迅雷易贷、迅雷小游戏、迅雷爱交易等业务的品牌和商标授权,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任何使用。在这几家公司中,迅雷确实占有股份,但并非控股股东。这些措施引发了内部员工和关联公司的情绪反弹,很快迅雷大数据公司发布公告称,玩客币是骗局,并不是区块链技术。矛头直指陈磊,称其担任迅雷CEO之身份便利,打击报复迅雷大数据公司,只因他们不愿在陈磊开展的玩客币违法违规活动中同流合污的单方面行为。双方各执一词,都说会诉至法律。是非对错,尚且无法定论,但资本市场很快做出了回应:迅雷股票盘前暴跌20%。作为外来者,陈磊操盘一家已经成立 14 年的公司,注定就不会一帆风顺。此次整顿玩客币,迅雷相关机构,毫无疑问会牵涉到内部的利益与纠纷。这让人想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十五年。 1587 年,万历皇帝接管大明王朝,将张居正的势力清算完毕,满心抱负,准备励精图治,大干一番,重振大明王朝。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抵制他的却是来自统治集团内部的人,一群道德婊,失去了斗志的文官们,对皇帝提出了各种要求,背地里却又个个是贪赃枉法、碌碌无为。尽管有武将戚继光,文官海瑞,都无力挽回明朝大厦倾覆。万历一气之下,只能消极抵抗,不理朝政。不过按照陈磊的性格,注定不甘心当第二个万历。

  • ​千人千面,称霸游戏武林的广告变现秘籍

    如今的游戏江山,各种游戏百家争鸣,加上广告的横空出世,一款游戏想要撇开广告而独善其身,结果就是淘汰。不想赚钱的公司不是好公司,在维持手游戏原有流程不变的基础上,接入广告变现会使得收益提升几倍。现实中成功的案例多不胜数,它们都指向一个事实:游戏通过广告变现可以做出更大成绩。 那广告变现具体怎么运行呢?这里给大家分享有一本武林秘籍,千人千面。首先是否接入广告变现,关键是要改变游戏玩家是看待广告的方式?当前,激励视频,视频广告等都是是很受玩家欢迎的广告形式,也是获益颇高的广告形式。以激励视频作为例子,用户和接入广告的关系就像黄盖打周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能这样描述会略显偏颇,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相通的。游戏用户自愿通过观看广告视频获取相应的游戏奖励,开发者从而也可获得利益。游戏和开发者从对方身上各取所需,这感觉就像达成协议,互利共赢的味道。 游戏想要获得更好的变现,接入一个拥有雄厚实力的广告平台不失为最佳选择。而广告平台很多,谁的广告变现做到定制化,谁的广告变现效果就更好。 广告平台用数据来解释个性化,对不同玩家采用不同的广告投放就是个性化:高粘合度的玩家属于典型的无感型,他们是那种就算你给我投放一次广告我也会玩一百次的类型;有些玩家则是无奈型,你给我投放一百次我也只玩一次。广告平台依靠大数据识别人群,包括人群画像、场景定向等,基于分析结果精准匹配,识别“千人”,再针对千人,展示定制化的“千面”,这就是所谓的千人千面,在数据分析的过程实现了定制化。在了解游戏用户方面,Mobvista就做得非常系统。Mobvista早前收购了游戏数据分析公司GameAnalytics,收购的目的是希望在它的广告平台,尤其是游戏广告平台的,能获取更丰富的数据,从而获取更稳定精准的数据分析工具,并帮助游戏开发者快速了解玩家体验,这样才能从广告平台竞争的维度上面实现长久的发展。 引用一个广告语:不走寻常路。这样才能走出品牌路,个性化是广告变现的核心元素。想在游戏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这份秘籍值得你细细体会。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推广稿件,企业发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广其产品或服务,站长之家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站长之家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 微信零钱通能像阿里余额宝那么成功吗?

    微信零钱通正式上线,用户可以将微信钱包里的零钱存到零钱通进行投资获取收益,其运行机制和余额宝是类似的。只是平台和运营机制的不同,使得这两款产品便有了可比性,用户在进行投资前就要对比一下余额宝和零钱通哪个收益要更高一些。而作为蚂蚁金融和腾讯金融的明星产品,互为竞争对手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又将展开一场新的较量。因为上线早,余额宝早期的个人用户的投资额上限为 100 万,后来下降到 50 万,如今一降再降只有 10 万。监管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希望通过强制降低平台用户的资金投入来减少投资风险,规避不必要的损失。在 2014 年的时候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曾一度达到6.4%以上,甚至于长时间能保持在5%以上。而后为了降低挤兑风险,一直处在下跌状态,但也能保持在4%上下。微信零钱通刚刚上线年化收益便超过了余额宝,保持在4.4%上下,万份收益能达到1. 1 元以上,无外乎想从支付宝抢夺用户的意思。那么,在微信支付业务稳定增长的现在,推出的零钱通和能余额宝抗衡吗?微信的意图是什么?零钱通是如何进行运作的?零钱通是微信内部的理财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平台上用户账户里的零钱,不求有多少但求用户体量。它的灵活性很强,用户只要有零钱存进去即可,没有最低金额限制。在消费时和余额的功能是一样的,可以直接用来进行支付操作。零钱存入之后会用来购买平台提供的基金,收益也是从基金业务上面来的。但是收益的结算就有一套规则了,你在不同的时间存入的资金也会有不同的结算标准。你的存入金额是动态的,所以收益也将会是动态的,它随着当天的收益率和用户投入资金总额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该功能的用户主体就是微信用户,所以投入到零钱通的钱也大多是零散的,但是基于微信的用户体量,即便是有一小部分的用户使用零钱通进行理财,募集到的金额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参考余额宝,这么一笔庞大的资金投入到基金平台中,便可以通过各种操作来平衡各处的业务收支,同时基金和零钱通平台还能得到一部分的收益。其最核心的技术在于通过数据计算来调整用户的收益利率,这个利率便是根据各方对象主体之间的资金流动的变化来确定的,最终来平衡他们的收益。如果要说零钱通与余额宝的不同的话,就是用户定位不同,投资的资金量也不同。支付宝早期主要是用户用来进行电商交易用的,是第三方的资金代管平台,充当淘宝的财务管家。所以用户要么是商家,要么是购物的用户。因为支付宝不是用来进行社交的,用户多是大额资金,结合支付宝天然的金融场景,投入到余额宝也就很正常了。而微信则主要是用在发红包、线下的支付消费等场景,虽然大多数用户使用微信支付进行高频率的支付和结算,但是在微信账户里面的留存资金并不多,使用零钱通的需求并非很强烈。正是因为这个本质的区别,使得零钱通想快速将用户手中的资金聚集起来的难度就高了很多。零钱通入局晚了吗?微信支付本就比支付宝推出的晚很多,其运作的场景也是大不相同,所以零钱通的推出也一直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微信不光要考虑运作成本,还要考虑发展前景。几经斟酌之后,腾讯将零钱通的上线代表着微信在关于金融理财上整体战略的改变。要知道自今年 12 月 1 日起,使用微信进行信用卡还款要开始收费了,加之 2016 年年中的时候微信提现就已经开始收费了。可以说,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有关联的。支付宝是作为蚂蚁金融的主营产品来运作的,有自己的体系。而微信虽然是腾讯的明星产品,但是在产品运作上并非独立存在的,还要和其他产品进行接洽,需要融合的地方也是很多。随着腾讯金融战略的推进,微信迫切需要盈利的需求也摆上了桌面,一方面要减少支出,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收益,从零钱通的定位便可以看出它要的就是微信用户手中的零钱,以图加速平台资金流通。但是现在才入局,用户们还会愿意把钱存到零钱通吗?要知道零钱通的功能按钮属于三级按钮,所在的位置本就不明显。其在功能展示上采用的是H5 页面设计,在打开的时候是需要响应时间的,这就间接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成本,影响用户体验。而余额宝在支付宝是属于二级功能按钮,位置好定位明确,二者的差距很明显。据数据统计余额宝的资金存额已经达到了1. 43 万亿元,体量甚至超过了一般的银行,其吸金能力可见一斑。此时微信入局零钱通试图将用户账户里的资金拿走,还是有难度的。加上微信支付的市场一再被挤压,其电商金融体系也仅仅是在搭建中,并不完善,和京东打通的交易系统势能还并未体现出来,微信零钱通此时的入局确实困难重重。从零钱通看腾讯金融的野心如果这样你就认为零钱通只是鸡肋的功能,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腾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微信支付起着串联线上线下,联通用户和平台的重任,而零钱通的主要作用并非是用来帮助用户进行基金投资赚取利益,而是借助其可以盘活微信用户账户中的资金,使得这一笔大额资金流动起来,而只有流动着的资金才有商业价值。在保证用户收益的前提下,还能为平台贡献资金流量,何乐而不为呢?此外,通过零钱通可以帮助用户建立理财意识,将用户金融理财观念培养起来,在以后的运作中才会有更多可发掘的地方。例如:涉及到居民小额生活保险、消费保险等业务都可以利用微信来操作。作为转换点,零钱通将大量的资金留存在平台后便可以方便用户进行各种消费,平台内部消费是不需要经过银行清算的,而只要这部分资金还在微信体系内便会产生商业价值。微信零钱通能赶上余额宝吗?即便零钱通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但是在短时间内追赶余额宝还是有难度的。除非能推出一种类似于之前“春节红包”级别的玩法,能充分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当初余额宝的火爆完全是因为年化收益远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所以才吸引了不少用户。而现在的零钱通收益率并不高,这点上并不占优势。但微信用户即将突破 10 亿,月活也达到了9. 8 亿,并且还保持着15.8%的高速增长趋势,再加上微信用户的高粘性,微信支付业务正在快速增长,特别是线下市场在几年的时间已经发展到可以和支付宝相抗衡的地步。如今动作频频,先是和苹果AppStore签署合作协议,后来有拿下了中铁售票系统 12306 的支付渠道,在追赶支付宝上更进一步,而且支付宝不曾涉及的包括美团、京东均有微信支付渠道。零钱通有很好的用户基础,这也是它最大的杀手锏。特别是在网联入局拿下互联网支付清算权限之后,微信便可以利用零钱通很好的将用户的资金留存在体系内,减少资金外流和清算成本,在积极促进内部消费的同时,提升资金的价值率。笔者认为微信零钱通的定位与余额宝还是有差别的,它并不急于拿下万亿市场。在监管越来越严格的今天,如何利用零钱通来打开市场,盘活用户余额这潭死水才是腾讯的真正目的。只要用户能够将自己的钱投入到零钱通,后面的一系列操作手段才能成为可能。

  • 揭秘东南亚打车应用Go-Jek:如何在18个月内增长900倍

    【腾讯科技编者按】科技博客Tech In Asia本周刊文,介绍了东南亚打车平台Go-Jek如何在创立 18 个月的时间里业务增长了 900 倍。目前,Go-Jek的业务仍在快速增长。今年夏季有媒体报道称,Go-Jek获得了京东等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大笔投资。以下为文章全文:在 2015 年 1 月推出移动应用的最初 18 个月中,Go-Jek增长了 900 倍。到 2016 年 6 月,Go-Jek平台的订单量已经超过 2000 万,或者说每天约66. 7 万。在此之后,这家印尼创业公司成为了“独角兽”,完成了5. 5 亿美元的融资。这是一支只有不到 80 名工程师的团队。Go-Jek工程副总裁希杜·波纳巴(Sidu Ponnappa)表示:“即使是现在,在Go-Jek整个公司范围内,我们可能也只有 200 到 210 名工程师。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已经至少运营着三家‘独角兽’。”在业务量方面,波纳巴将Go-Jek与印度的独角兽创业公司进行了对比。“我们完成的出行单量与印度的Ola类似。而在外卖送餐方面,根据公开数据,我们的业务量是印度市场的两倍。这意味着,我们的外卖送餐业务是Swiggy和Zomato公开业务量之和的两倍。我们的支付业务也与Paytm相当。来自雅加达、新加坡和班加罗尔三地的 200 多名工程师支撑了这一切。”波纳巴是班加罗尔创业公司C42 Engineering的创始人。该公司已经被Go-Jek收购。目前,Go-Jek的大部分工程师都位于班加罗尔办公室,不过该公司还没有进入印度市场。班加罗尔的技术团队为Go-Jek的打车平台提供了一系列按需服务。“从人头来看,这里是我们最大的办公室,但我们的团队是分布式的。因此你会发现,班加罗尔的每支团队也会有来自新加坡和雅加达的成员,而Go-Jek的每款产品都会在这三地完成执行。”波纳巴表示。Go-Jek是印尼第一家独角兽公司。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完成了 17 亿美元融资。目前,该公司提供 18 种服务,包括打车和上门按摩。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Go-Jek去寻找巴士、预订活动门票、预约汽车保养以及包裹快递。关于Go-Jek的哪款产品最令人兴奋,波纳巴的答案是,Go-Jek实际上只有两款产品:物流和支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这两款产品的结合。如果你看看物流,那么我们使用同样的车队提供多种服务。实际上,这正是我们的优势。”他表示,“同一名司机会送你上班,也会给你送早饭,或者是在你忘记带钥匙时帮你回去取。”对他来说,技术并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媒介。如果你不理解媒介,那么就不能妥善地利用技术。“如果你用做生意的方式来看待技术,例如我只关心结果,不关心你怎么去做,那么你就无法完全利用媒介的力量,而这正是Go-Jek的正确之处。”无法预见的规模在正式加入该公司之前,波纳巴就已经开始为Go-Jek开发技术。他的公司C42 此前帮助其他创业公司和大企业“迭代架构、开发、部署,以及扩大核心产品的规模”。在应用上线之后,Go-Jek的小型技术团队没有能力跟上业务的快速发展。此时,Go-Jek的投资方红杉资本帮他们介绍了C42。Go-Jek联合创始人及CEO纳迪姆·马卡里姆(Nadiem Makarim)今年早些时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增长速度很快,已经无法控制下载应用的用户数。我们严重低估了增长速度。”司机和乘客都在抱怨订单被冻结,行程无法取消,以及应用“出错”。这意味着漏洞和可靠性差。此时,波纳巴和印度技术团队开始全面参与进来。C42 和另一家创业公司CodeIgnition此前曾为多家创业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作为技术顾问,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服务的公司包括Flipkart、Applause、Staples Labs、Quintype、UrbanLadder和ThoughtWorks等等。这些公司都曾经处于高速增长阶段。C42 专注于任务繁重的后端开发,而CodeIgnition则专注于技术基础设施自动化。C42 与CodeIgnition于 2014 年底完成了合并,当时它们发现,常常服务于同一家客户。它们于 2015 年 3 月开始与红杉资本合作,帮助红杉资本的投资企业应对规模化带来的挑战。“ 4 月份,红杉邀请我们去印尼,看看他们刚投资的公司。Go-Jek当时还没有实体。红杉投资的其他公司都比Go-Jek要大。因此,Go-Jek当时并不是交流的主要内容。”波纳巴表示。他估计,Go-Jek当时每天可以完成 3000 到 4000 个订单。然而,“就在 4 个月之后,Go-Jek就成了印尼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到 9 月份,Go-Jek每天的单量就已经超过了 10 万:几个月的时间里增长了 15 倍。彻夜工作波纳巴还记得Go-Jek发展早期的情况。C42 的另一名联合创始人尼兰杰恩·帕兰加佩(Niranjan Paranjape)是最早从印度前往雅加达的人员。他目前担任着Go-Jek首席技术官。他们常常看到,Go-Jek的系统由于庞大的订单量而崩溃。当时是 2015 年 7 月左右。波纳巴表示:“系统最初是围绕订单处理来设计的。每天的高峰时间段,系统都会宕机,导致业务出问题。”他笑着说:“我们必须成为第一家涨价的公司,这样用户数就能下降一些。这也是Go-Jek创造高峰期定价的最初原因。这并不是为了盈利或者其他目的,只是为了让订单量下降至系统能承受的水平。”帕兰加佩和其他工程师整天都在忙碌,试图在订单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确保系统运转。因此,白天他们完全没有时间去修复系统深层的问题。波纳巴还记得,帕兰加佩曾经说过:“我要熬几个通宵。你赞成吗?”帕兰加佩和一名同事曾经连续工作了 3 个晚上,重新开发了Go-Jek用于匹配司机和用户的分单系统。“这是系统的核心,而这需要能扩大规模。如果你希望扩大交通服务的规模,那么真正要做的就是扩大这个分单系统。”当时,Go-Jek刚刚转向Golang(或者说Go),这是谷歌(微博) 2009 年开发的编程语言。当时,帕兰加佩并不熟悉这种语言。然而,“帕兰加佩用Golang重新编写了分单系统,使得规模立刻提升了 10 倍。”波纳巴回忆:“这是一段有趣的时期。我们的工作习惯是在沙发上睡觉,夜里工作,白天确保系统正常运转。”需要指出,这还是在C42 和CodeIginition担任Go-Jek工程顾问期间。“到 2015 年 7 月,我们为Go-Jek做了很多工程方面的工作。到 9 月份,CodeIgnition和C42 的全部团队,即大约 35 人,都在为Go-Jek提供咨询服务。到 10 月份,我们就开始了收购谈判。”救火模式2015 年 9 月,当帕兰加佩和团队完成了第一次优化之后,Go-Jek的规模迅速壮大。当更多用户开始使用服务时,司机数量明显短缺。随后,该公司需要快速招募更多司机。Go-Jek首席运营官洛翰·芒格(Rohan Mongo)对技术团队表示:“看起来,我们的稳定性问题解决了。所以我要开始招募司机。”团队很高兴地对他表示支持。芒格找到了一处体育场,开始招募司机,向他们提供应用、夹克、头盔、手机,以及必要的培训。在 20 天时间里,Go-Jak的司机总数从 2 万人增加至 8 万人。“我们的系统运转良好,有 2 万名司机和许多用户。然而在 20 天时间里,业务又增长了 4 倍。因此我们回到了起点,拼命扩大系统的规模。”波纳巴表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让系统变得稳定。随后,我们超级棒的运营团队就走出去,杀死系统。然后我们又要忙于救火,让一切再稳定起来。”“在印度,不会有公司在 18 个月时间里规模扩大 900 倍,但这就是Go-Jek的发展轨迹。这是非常粗暴的。前 18 个月增长了 900 倍,而目前仍然在不断翻倍。我的意思是,我们已经是一家大公司,但每年仍然能翻几倍。让技术保持运转,确保没有缺陷,确保运行时间稳定,确保司机和用户体验,这一切并不容易。”这确实很难,但让一切正常运转的关键在于Go-Jek精益的工程思维。“我们从不会为了解决问题盲目投入大量人力。相反,我们会把专门的人才丢到专门的问题上。”例如,Go-Jek有一支 6 人的团队,帮助司机处理应用的问题。他表示,Go-Jek扩大规模的方法与大部分印度公司都不同。在印度,如果事情进展得不够快,就需要雇佣更多人。这与成功的公司,例如WhatsApp和Instagram形成了鲜明对比。例如,在Faceboo以 190 亿美元收购WhatsApp时,该公司的团队只有 35 人,处理着 4 亿用户。在推出Android应用时,Instagram几小时就吸引了几百万用户,而在 10 天内iOS和Android应用的用户总数就达到了 4000 万。当时,该公司只有 6 名工程师。“我们的理念很严谨。你会发现,在这个公司里,没有什么是需要人工操作的。所有环节都被自动化,没有任何手动步骤。只有在最后阶段将产品推向顾客时,才会涉及到人工。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工程开发质量。”波纳巴表示。“我们会筛选 3000 份简历,只为找到一名开发者。”他谈到了Go-Jek如何推出出租车打车服务Go-Car。这个服务推出于 2016 年 4 月,瞄准了地区前两大打车平台Grab和Uber。波纳巴表示:“在 4 周时间里,我们从头开始开发并推出了Go-Car。”此外,这一服务的发布比最初计划提前了 24 小时。“运营没有准备好,公关没有准备好,工程也还没有准备好。但有人错误地按下了Play Store的按钮,提前 24 小时发布了产品。一旦你点下这个按钮,就无法再收回应用,因此我们只能将错就错。没有出什么问题。在随后的 4 周时间里,Go-Car增长了 10 倍。”招聘的挑战收购C42 和CodeIgnition是Go-Jek CEO纳迪姆·马卡里姆的大手笔。在收购之后, 35 人的团队加入了Go-Jek。马克里姆在解释收购决定时表示:“在很多方面,这些家伙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经营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我们犯了一些错,因为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这是我们首次做这样的事。这些家伙向我展示了如何管理和构建技术型组织,如何评估开发者和程序员绩效,如何创造基于团队的动力,如何用流程去扩大规模,如何有效地招聘,如何沟通,如何构建技术型组织。我自己原本对这些所知甚少。”实际上,在Go-Jek的技术团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计算机工程背景。例如,帕兰加佩曾经是一名机械工程师,而Go-Jek集团首席技术官艾杰·戈尔(Ajay Gore)拥有商学学士学位。波纳巴表示,Go-Jek并不关心学位和成绩,最关键的是你的编程能力。所有应聘者都被要求解决一个大学水平的编程问题。波纳巴表示:“令人震惊的是,印度的应聘者中只有极少数人清楚这些。”在Go-Jek内部,“所有人都要写代码”是个指导原则。戈尔表示:“我们认为,只有亲自编程,软件负责人/架构师/工程师才能做正确的事。这是决定代码是否正确的唯一方式。我们并不认为,软件需要从高空往下俯瞰去绘制蓝图。在Go-Jek,软件开发不是低级任务,而是我们所做一切的核心。如果亲自写代码,那么管理者就可以更好地评估人员的技术能力。”Go-Jek赞助并组织了科技圈的一系列活动。每隔一个周末,该公司就会在印度办公室举行聚会。波纳巴表示,该公司可以为任何技术圈聚会提供场地。这些聚会覆盖多个主题,包括Clojure、Android、Ruby、语言框架和工具等等。戈尔、波纳巴和帕兰加佩也是一个非营利组织的受托人。该组织已经连续 7 年举办科技圈活动。他们在印度举办了 3 场科技行业大会,并赞助无力承担国际差旅成本的开源贡献者,让他们前往国际会议去发言。波纳巴表示:“在过去多年中,我们注意到,如果想要更好地招聘,那么就必须支持及发展社区,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编译/陈桦)

  • iOS 11推出一个多月,让数据教你如何提升下载量

    iOS 11已经推出一个多月了,应用商店巨大的改版CP们适应了吗?这次的变动有人欢喜有人忧,忧伤的是,往后的上位可没那么简单,欢喜的是,App Store争出位也主要看能力了。根据得词移动了解到的iOS 11数据,我们发现App Store也是一个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舞台,甚至App Store更残忍,用户从看到APP到下载APP平均只有7秒,其实在大多数时候会更短。用户下载APP一般有两种场景:1.看到APP不点击详情页直接下载:此过程用户可以看到icon、标题、副标题或者分类、评星评论、视频或图片或宣传文本(没有宣传文本显示描述的前三行)(视频、图片、宣传文本下的展现形式)2. 看到APP点击详情页查看再决定是否下载:此过程用户能了解到详情页的内容,包括icon、标题、副标题、分类、评星评论、视频、图片、宣传文本、描述。我们根据场景基于数据具体来聊聊优化调整将第一种场景下的优化内容做到极致用户对APP流量第一眼都有一个相似的视觉流程:查看图标 → 查看评星 → (视频or图片or宣传文本)完成全过程只需要不到7秒,由此这几秒必须抓住用户眼球,几秒之内能表达的内容有限,一定要将最重要的东西告诉你的用户,图标一般比较固定,我们从截图说起:>>>>截图有重点、横竖有差别大多数运营人员都希望能通过截图将APP的功能展示出来,但在这是我要说的是,并不是截图展示并不是杂乱无章,由于只有9%的人会滑动 App 的竖版截图,5% 的人会滑动横版截图。游戏玩家更有可能进行滑动浏览截图,但数量并不是特别大,在所有游戏玩家中的有 17% 的玩家会滑动浏览。由此: ●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前三张。 ●建议截图常更新。>>>>前三行描述OR宣传文本至关重要苹果对于描述或宣传文本的显示规则是:如果有宣传文本,显示宣传文本,如果没有,显示描述的前三行。你做不做宣传文本,都请你一定要重视这三行,如果你不做宣传文本显示描述的话,前三行也一样重要,数据显示,只有不超过1%的用户会点开描述的详情页内容,所以一定要在前三行将你想告诉用户的说完。 >>>>视频很重要iOS 11上,视频无需点击播放键自动播放的。以前不重视视频的开发者此刻要注意也来了,让用户多了解你的内容,下载你的APP的可能性就会高,尤其是游戏! >>>>积极回复用户评论积极回复用户的评论会增加用户评论的几率,提升评星等级。评论对于用户转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比优化视频的意义大多了),评论区也是App Store中用户与开发者唯一的沟通入口,了解用户体验对于App的优化至关重要。ASM是App Store营销的重要一环还有人在纠结ASM该不该做?在其他渠道做了很大的推广,ASM还要做吗?得词移动专注ASM领域无暇顾及其他,是因为我们认为每一个App都需要做ASM,为什么呢?>>>>搜索是App Store中最大的流量入口。也就是说原本属于第一第二的APP被排到第二第三了,并且随着iOS 11对ASM的重视程度加深,搜索将会带走更多的原来属于第二第三的流量。你不在这里抢流量,抢流量的人一定偷着乐。>>>>你不投,属于你的词,你的流量也会被抢光了。App Store没有关键词保护,你不做ASM属于你的品牌词也被人抢了。现在的App Store就是这样,不进,则退。所以无论是出于品牌保护,获量,提升曝光度还是知名度,ASM都要投。争取被苹果爸爸推荐的机会iOS 11上线之后,推荐的价值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苹果的重视。现在除了每周更新的新游推荐、专题推荐之外,苹果每天还多出了一个Today推荐位。目前Today时常还会推荐一些已经上线很久的游戏,这可能说明苹果无法找到足够的,符合Today推荐标准的优秀产品,这一领域还有大量的机会。我们了解到的数据说明了用户在查看某 App 详情页的一些行为习惯,建议开发者根据用户的喜好、实时的热点来对截图、描述、预览视频等内容进行优化,将重要的内容提前并适当精简!重视ASM竞价争取推荐,增大获客量。